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陈子序庠见贻·其一》
《答陈子序庠见贻·其一》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论功畏蝇虎,作计只蜗牛。

松菊招元亮,江湖要子牟。

閒须杯问月,愁不赋登楼。

从此相寻地,羊裘一钓舟。

(0)
翻译
顾虑功劳如怕小虫,计划行事如同蜗牛般慢
松菊邀请像元亮那样的隐士,向往江湖生活想要效仿子牟
闲暇时举杯问明月,忧愁时不愿再登楼抒怀
从此以后,我们会在山水间寻找彼此,过着渔舟垂钓的生活
注释
论功:顾虑功劳。
畏蝇虎:怕小虫比喻。
作计:计划。
只蜗牛:比喻行动迟缓。
松菊:象征隐居生活。
招:邀请。
元亮:陶渊明的字,代指隐士。
子牟:古代隐士,此处指向往的江湖生活。
閒须:闲暇之时。
杯问月:举杯对月。
愁不赋:不愿赋诗表达愁绪。
登楼:登高望远。
从此:从现在开始。
相寻:相互寻找。
羊裘:羊皮衣,古代隐士常穿。
一钓舟:一艘小船,象征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答陈子序庠见贻(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

“论功畏蝇虎,作计只蜗牛。” 这两句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大事时的谨慎态度。蝇是小虫,虎是猛兽,即使是小虫也能让老虎感到害怕,这里比喻为深思熟虑,不轻举妄动。而蜗牛则是指蚯蚓,它们在地下缓慢前进,但却能够穿过坚硬的泥土,象征着坚持不懈、步步为营的态度。

“松菊招元亮,江湖要子牟。” 这两句中,“松菊”指的是松树和菊花,是常见的山野景物,而“元亮”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字,他以爱好山水而闻名。这里的“招元亮”意味着邀请朋友一同去山野间漫步,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而“江湖要子牟”则是在提到与友人相约在江湖之间游历,寻找志同道合之人。

“閒须杯问月,愁不赋登楼。”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闲暇时光里对明月的向往和心中的忧愁。诗人希望能举杯邀月,借酒消愁,但又因为心中的烦恼而无法写下任何文字,更无心登高望远。

“从此相寻地,羊裘一钓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友人重逢的渴望。即使在茫茫人海中,也希望能够找到那位穿着羊皮袄子的朋友,就像捉住了一艘小船,找到了心灵的依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生活时的慎重态度和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积翠楼·其一

手扪霄汉摘天星,脚踏丹梯最上层。

须信神仙足官府,能令鸡犬亦飞升。

(0)

清凉寺

秋月春花迹未陈,衮龙曾绕梦中身。

夷门金鼓从天落,惊起床头鼻鼾人。

(0)

五马渡

仲达欺孤与操同,岂能长世抚提封。

瑶图暗换君知否,班特浮江自化龙。

(0)

中主像

乘时草窃岂无人,三主相传事有因。

毕竟老天怜一念,据敖为粥活饥民。

(0)

咏史二首·其一

仲尼一旅人,吴楚据南面。

不知千载下,究竟谁贵贱?

(0)

初发襄阳携家夜登岘山置酒

维舟沔南岸,置酒岘山堂。

入坐松雨湿,吹衣水风凉。

烟岭火明灭,秋湍声激扬。

乍释尘垢累,况馀灯烛光。

羊公昔宴客,为乐未遽央。

而我独今夕,携家对壶觞。

颇适麋鹿性,顿惊清兴长。

归去任酩酊,讵期誇阿强?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