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梅树花初遍,露坐看花对夕风。
苦恨夜收春色去,故移灯入素光中。
乱争短发愁边白,清映衰颜酒后红。
醉眼却来寻不见,只疑林月碎玲珑。
堂前梅树花初遍,露坐看花对夕风。
苦恨夜收春色去,故移灯入素光中。
乱争短发愁边白,清映衰颜酒后红。
醉眼却来寻不见,只疑林月碎玲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诗人在春夜里,坐在庭院前的梅树下,看着初放的梅花,对着晚风沉思。诗中透露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哀伤和不舍,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堂前梅树花初遍" 这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场景,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贞,在这里也代表着春天的到来。"露坐看花对夕风",则描绘出诗人独自坐在露台上,看着梅花,对着晚风,这里的“夕风”给人以清新、淡远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 "苦恨夜收春色去,故移灯入素光中" 表示了诗人对春天美好而短暂的哀愁。他不忍心看到春天的颜色随着夜晚的来临而消逝,所以他将灯光带入到清澈的月光之中,以此延长和保留那份美丽。
"乱争短发愁边白,清映衰颜酒后红"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头发已开始花白,岁月让他愈加思念过去,而杯中之酒,也只能暂时带来一丝红润,却掩饰不了时光在脸上的痕迹。
最后两句 "醉眼却来寻不见,只疑林月碎玲珑" 则是诗人在酒醒之后,想要再次寻找那份美好的感觉,但却发现已然模糊难寻。他只能怀疑,那清澈的月光和树影交错在一起,让他感到一切都像是在变化之中。
整首诗以梅花为背景,通过对春夜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美好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