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氏园置烛观梅》
《王氏园置烛观梅》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堂前梅树花初遍,露坐看花对夕风。

苦恨夜收春色去,故移灯入素光中。

乱争短发愁边白,清映衰颜酒后红。

醉眼却来寻不见,只疑林月碎玲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ángshìyuánzhìzhúguānméi
sòng /

tángqiánméishùhuāchūbiànzuòkànhuāduìfēng

hènshōuchūndēngguāngzhōng

luànzhēngduǎnchóubiānbáiqīngyìngshuāiyánjiǔhòuhóng

zuìyǎnquèláixúnjiànzhīlínyuèsuìlínglóng

翻译
堂前的梅花已经盛开,我在月光下独自坐着欣赏晚风中的花朵。
深深遗憾夜晚夺走了春天的色彩,所以我把灯移到了皎洁的月光中。
纷乱的思绪让我鬓边的头发显得更白,清冷的月光照在我憔悴的脸上,酒后的脸颊泛起一丝红晕。
喝醉后我试图寻找那梅花,却怎么也找不到,只怀疑是林间的月光如碎玉般晶莹剔透。
注释
堂前:在房屋前面。
梅树:梅花树。
花初遍:花开得正盛。
露坐:月下静坐。
夕风:傍晚的风。
苦恨:深感遗憾。
夜收:夜晚带走。
春色:春天的景色。
素光:皎洁的月光。
乱争:纷乱地显现。
短发:鬓角的头发。
愁边白:因愁而显得苍白。
衰颜:憔悴的脸色。
醉眼:醉酒后的眼神。
寻不见:找不到。
林月:林间的月亮。
碎玲珑:碎裂的、晶莹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诗人在春夜里,坐在庭院前的梅树下,看着初放的梅花,对着晚风沉思。诗中透露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哀伤和不舍,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堂前梅树花初遍" 这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场景,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贞,在这里也代表着春天的到来。"露坐看花对夕风",则描绘出诗人独自坐在露台上,看着梅花,对着晚风,这里的“夕风”给人以清新、淡远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 "苦恨夜收春色去,故移灯入素光中" 表示了诗人对春天美好而短暂的哀愁。他不忍心看到春天的颜色随着夜晚的来临而消逝,所以他将灯光带入到清澈的月光之中,以此延长和保留那份美丽。

"乱争短发愁边白,清映衰颜酒后红"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头发已开始花白,岁月让他愈加思念过去,而杯中之酒,也只能暂时带来一丝红润,却掩饰不了时光在脸上的痕迹。

最后两句 "醉眼却来寻不见,只疑林月碎玲珑" 则是诗人在酒醒之后,想要再次寻找那份美好的感觉,但却发现已然模糊难寻。他只能怀疑,那清澈的月光和树影交错在一起,让他感到一切都像是在变化之中。

整首诗以梅花为背景,通过对春夜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美好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怀高庵

高绝悬崖处,吾庐向此分。

鸟啼寒涧竹,樵语石床云。

树里江光远,窗中岱色纷。

夜深群动息,天籁定中闻。

(0)

夏日过雨庵

未识西行路,谁知对夕阳。

得庵松翳暑,坐石竹分凉。

庭有佛花发,池无鱼草长。

蝉声齐闹柳,恼乱我诗肠。

(0)

渔舟图

画山如夏云,画水如秋涨。

千里咫尺间,疑真不疑妄。

莫大芥为舟,钓月杯水上。

意欲得鲲鱼,身不顾风浪。

安知此渔翁,不是太公望。

(0)

山居

雁堂依绿水,万木翠阴遮。

沙暖鱼吹沬,山春雀啄花。

惠风舒柳眼,谷雨长茶芽。

室内严狮座,门前閒鹿车。

(0)

漫成

我懒不出户,白云常在山。

云应嗤我懒,我爱白云閒。

(0)

晴湖为友人赋

岸芷汀花映夕晖,柴门秋水抱鱼矶。

一声长笛秋波渺,人在五龙桥畔归。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