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泉斋先生归省二首·其一》
《送泉斋先生归省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夏良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江东归梦看云时,两疏陈情总孝思。

那更鲈鱼堪作脍,只缘衮职正缫丝。

孤帆夜落潮声静,五鼎秋移菽水私。

料得北堂非恤纬,手中纫线整朝衣。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的《送泉斋先生归省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归乡省亲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官职与家庭责任之间平衡的感慨。

首句“江东归梦看云时”,以“江东”点明友人的故乡所在,通过“归梦”和“看云”两个动作,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踏上归途的深切期待与思念之情。

接着,“两疏陈情总孝思”一句,借用了西汉名臣疏广、疏受的故事,他们辞官归家,以尽孝道。这里暗含了对友人归省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孝道的推崇。

“那更鲈鱼堪作脍,只缘衮职正缫丝”两句,运用了典故,鲈鱼脍是古代文人喜爱的美食,而“衮职”指帝王的职位,“缫丝”则是比喻治理国家的繁重工作。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官职的尊重,也暗示了友人在公务繁忙之际仍不忘归乡省亲的孝心,体现了对友人兼顾公私、忠孝两全的赞赏。

“孤帆夜落潮声静,五鼎秋移菽水私”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情景,夜晚的孤帆在平静的潮水中航行,象征着友人归家的旅程。同时,“五鼎”代表高官显赫的地位,“菽水私”则指家庭的温馨与亲情,这两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在公务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的祝愿。

最后,“料得北堂非恤纬,手中纫线整朝衣”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归家后能够尽孝、处理好家庭事务的期待。北堂通常指母亲居住的地方,恤纬是指为母亲织布,这里暗示友人会尽心照顾母亲。手中的线象征着友人对家庭的责任感,整朝衣则寓意着友人对公务的认真负责。这两句将友人的孝行与公职职责巧妙结合,展现了对友人全面发展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典故运用,展现了对友人归省的深情关怀,以及对其在公务与家庭责任之间取得平衡的赞美,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道德观念。

作者介绍

夏良胜
朝代:明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猜你喜欢

次韵朱昂仲见寄一绝

使君诗酒日娱嬉,燕寝新来一段奇。

政是梦熊佳节里,释迦抱送宁馨儿。

(0)

次韵王待制游东坡留题十一绝·其十

雪堂风物渺江村,行客悽迷欲断魂。

不见当年谪仙面,空馀春柳典型存。

(0)

亦好园初春次韵·其二

初日宜征辔,轻寒怯裌衣。

蟹黄经雨润,鸭绿得春肥。

(0)

天申节明庆寺启建

两鬓萧萧华发生,欲寻江上白鸥盟。

皇恩却许陪鹓鹭,重听景阳钟鼓声。

(0)

槐堂二首·其一

殷勤当日植文槐,志在经纶世岂知。

古柏空传武侯庙,甘裳争诵召公诗。

颓颜共惜成陈迹,厦屋初欣敞旧规。

岂但一时追盛事,高名从此看双垂。

(0)

李良宠示牡丹长句谨赋三首·其二

紫檀刻蕊香初吐,红粉匀葩色正新。

孤艳最宜微带雨,众芳谁复与争春。

无端应恨风惊叶,不醉却宜花笑人。

从此径须连夜赏,绕阑百匝未为频。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