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形若狻猊,不能千里走。
岂无鸟兽群,当假风雷吼。
寄谢栖息人,想像真妄有。
岩形若狻猊,不能千里走。
岂无鸟兽群,当假风雷吼。
寄谢栖息人,想像真妄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其十)狮子岩》,通过对狮子岩奇特形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赏和对世间现象的哲思。"岩形若狻猊"形象地比喻岩石如猛狮般威猛,但"不能千里走"暗示了山岩虽然雄壮,却无法移动。接下来,诗人以"岂无鸟兽群,当假风雷吼"进一步描绘山中生态,认为即使没有狮岩的移动,山中的鸟兽和风雨也能展现出自然的力量。
最后两句"寄谢栖息人,想像真妄有",诗人向那些在此栖息的人传达,对于眼前景象的想象和理解,可能带有主观的真伪之分。这既是对观察者的提醒,也寓含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体现了他崇尚自然、追求真实的审美态度。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布衣长揖韩荆州,立门弟子皆清流。
魏晋滥觞不足训,西风堕橡骄猕猴。
六朝天子淫荡祖,脔割山河饵雌虎。
鞭梏重泉禹鼎奸,青面阎罗编肉谱。
清风无情吹白杨,明月不满团扇亡。
空山妖虎饿垂死,花穴狐狸方艳妆。
何如土锉煮败蕨,香雾春深拥蟾窟。
泰山压顶口衔碣,不肯封侯攘仙骨。
夜凉不成寐,寸心旷无依。
登舻望列星,白云周四陲。
三台拱绅笏,上极临紫微。
银潢欲东注,大火流正西。
北斗高在瓴,下射朱鸟低。
九道各无紊,贯串千珠玑。
大千散金碧,露色浮澄辉。
重渊两日月,息影方太希。
但馀万家梦,来往虚空驰。
吾当叩阊阖,佩剑淩祥霓。
蹑足更无上,万象归一台。
大风起何涘,荡我胸衿开。
江湖态时变,云鸟赴其机。
木叶在空阔,落久犹纷飞。
明日对尊酒,歌笑吾知谁?
茫茫古人迹,视此犹尘埃。
驰欢恋白日,来者亦可哀。
苍烟未平合,倏已沈短晖。
眷言二三子,去去将奚为?
杰阁如菌芝,高作一城冠。
上府悬台星,皭然众纬贯。
我非秦微云,诗才颇矜擅。
惜此轻罗衣,但与揽花片。
天涯志士心,匿为女郎怨。
避雨衔唾红,不如窄襟燕。
振领宜薄飔,沃发向空茜。
渐飘隋苑萤,高下荻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