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笛搜琴彼梦劳,红灯密幕护樱桃。
横波小影沈纤絮,明月相思误大刀。
上寿徒皈金粟佛,旧声已断郁轮袍。
输渠破笠遮斜日,古屋苔墙画楚骚。
索笛搜琴彼梦劳,红灯密幕护樱桃。
横波小影沈纤絮,明月相思误大刀。
上寿徒皈金粟佛,旧声已断郁轮袍。
输渠破笠遮斜日,古屋苔墙画楚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都门春景中的复杂情感与感慨。首联“索笛搜琴彼梦劳,红灯密幕护樱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寻找乐器的劳顿,以及红灯密布下樱桃的娇艳,营造出一种既梦幻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颔联“横波小影沈纤絮,明月相思误大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横波小影”和“明月相思”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颈联“上寿徒皈金粟佛,旧声已断郁轮袍”则转而探讨了信仰与传统的失落,诗人似乎在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但又感叹于传统价值的逐渐消逝。尾联“输渠破笠遮斜日,古屋苔墙画楚骚”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破笠”、“斜日”、“古屋”、“苔墙”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古老而又略显荒凉的意境,同时也借“楚骚”这一典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传统失落的感慨,以及对精神寄托的探索。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