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苔痕古,探幽步屧频。
到山清念虑,当户足松筠。
此地堪消夏,忘言礼应真。
灵泉千古澈,不必更寻津。
石室苔痕古,探幽步屧频。
到山清念虑,当户足松筠。
此地堪消夏,忘言礼应真。
灵泉千古澈,不必更寻津。
这首诗描绘了玉泉山罗汉洞的自然美景与静谧氛围。首句“石室苔痕古”以“古”字点明了洞穴的历史悠久,而“苔痕”则生动描绘出洞壁上青苔生长的景象,给人一种古老而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探幽步屧频”描述了诗人频繁探访此地,表达了对这一自然奇景的喜爱与探索欲望。
“到山清念虑”一句,诗人通过登山体验,表达了内心的清净与思考的深化,暗示了远离尘嚣、心灵净化的过程。“当户足松筠”则进一步描绘了洞口周围松竹环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环境,象征着精神的高洁与宁静。
“此地堪消夏,忘言礼应真”两句,诗人赞美此地是避暑的好去处,同时也强调了在这里可以达到言语无法表达的真正境界,即心灵的纯净与和谐。最后,“灵泉千古澈,不必更寻津”以“灵泉”象征内心的清澈与纯净,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无需寻找其他途径或方法,内心自会得到净化和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泉山罗汉洞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内心清净的追求以及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邯郸无策信冯亭,上党须贪泽起兵。
赵括母言犹不听,当时谁肯计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