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镜倦临妆。只坐熏香。是谁蝶梦绕回廊。
窥见露寒花有恨,玉泪盈眶。何似淡相忘。
不要思量。针儿难透线儿长。
渺渺茫茫天一角,隔了疏窗。
晚镜倦临妆。只坐熏香。是谁蝶梦绕回廊。
窥见露寒花有恨,玉泪盈眶。何似淡相忘。
不要思量。针儿难透线儿长。
渺渺茫茫天一角,隔了疏窗。
这首《卖花声》(其一)由清代诗人王时翔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晚景中的孤独与哀愁的画面。
“晚镜倦临妆”,开篇便以“倦”字点明了主人公的疲惫与厌倦情绪,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她内心的疲惫。接着,“只坐熏香”,进一步渲染了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独自一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是谁蝶梦绕回廊”,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询问,实则蕴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蝴蝶的梦境似乎在回廊间徘徊,象征着主人公内心深处对逝去时光的眷恋与不舍。
“窥见露寒花有恨,玉泪盈眶”,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花朵赋予情感,表现了花朵在寒露中显得凄凉,如同主人公的眼泪般盈满眼眶,充满了哀愁与无奈。
“何似淡相忘。不要思量”,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过去情感的释怀与放下,希望与之淡然相处,不再深陷于思念之中。然而,“针儿难透线儿长”,比喻情感的难以割舍,即使想要忘记,却总有牵绊,难以彻底摆脱。
“渺渺茫茫天一角,隔了疏窗”,最后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广阔与迷茫,仿佛置身于无尽的远方,被一层薄纱般的窗户隔绝开来,既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也暗示了与外界的隔阂与疏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晚景中面对孤独、哀愁与释怀之间复杂心理状态的深刻体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平阳楼上重阳日,周览悲欢孰与期。
盛德不应无隐者,大豪宁复有屠儿。
未舒鸑鷟青天翼,难识珊瑚碧海枝。
莫拟吹花多继笔,羸兵易衄橐仍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