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判襼自冬初,我独翛然返故庐。
此别并无他事嘱,平安常寄一封书。
锡山判襼自冬初,我独翛然返故庐。
此别并无他事嘱,平安常寄一封书。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曹铭彝在甲申年秋天与几位友人游览上海后,乘船返回无锡时,因三弟入都,特作此诗以表达离别的感慨。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个人情感,以及对兄弟之情的深切怀念。
“锡山判襼自冬初”,开篇点明地点和时间,锡山是无锡的著名山脉,诗人从冬天初开始就关注着这里的变化。这里的“判襼”可能是指对锡山景色的观察或思考,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感受。
“我独翛然返故庐”,接着描述诗人独自一人返回故乡的情景。“翛然”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归家时的轻松自在,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个人独立与自由的追求。
“此别并无他事嘱,平安常寄一封书。”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情感态度。在离别之际,诗人并未有其他特别的嘱托,只是希望兄弟之间能够保持联系,通过书信传递平安的消息。这种简朴而真挚的愿望,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亲情的独特感悟,以及在离别时刻的平静与期待,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生活气息。
梅花斓斑春渐芳,山弄晴色溪生光。
笋担自随信老步,一步一伫春意长。
路逢邻叟笑谓我,须鬓皓矣脚尚强。
及今行乐刻当岁,莫学痴人无知死亦忙。
味哉此语举手谢,乘兴迤逦入宝坊。
住山老子拍手喜,翠微摇曳白鸟翔。
本来未有十日别,已似故知久别遇他乡。
坐我以蒲团叠膝之榻,薰我以柏鼎醒心之香。
饱我以银丝之饼长菜之馔,瀹我以石花之水申椒之汤。
世方慕羡黄粱枕,谁顾萧飒芙蓉裳。
独如羊枣昌歜嗜,要与古柏寒松苍。
可但三宿桑下生恩爱,已是十年方外通肝肠。
畴昔尽随电光一抹过,方来能有日晷几寸量。
划然长啸出门去,弟遵吾前子扶傍。
慈云信美非吾□,归与归与仰面天茫茫。
《老兴行慈云醉中》【宋·陈著】梅花斓斑春渐芳,山弄晴色溪生光。笋担自随信老步,一步一伫春意长。路逢邻叟笑谓我,须鬓皓矣脚尚强。及今行乐刻当岁,莫学痴人无知死亦忙。味哉此语举手谢,乘兴迤逦入宝坊。住山老子拍手喜,翠微摇曳白鸟翔。本来未有十日别,已似故知久别遇他乡。坐我以蒲团叠膝之榻,薰我以柏鼎醒心之香。饱我以银丝之饼长菜之馔,瀹我以石花之水申椒之汤。世方慕羡黄粱枕,谁顾萧飒芙蓉裳。独如羊枣昌歜嗜,要与古柏寒松苍。可但三宿桑下生恩爱,已是十年方外通肝肠。畴昔尽随电光一抹过,方来能有日晷几寸量。划然长啸出门去,弟遵吾前子扶傍。慈云信美非吾□,归与归与仰面天茫茫。
https://shici.929r.com/shici/HJklP.html
草碧铺横野。带暝色、归鞍卸。
烟葭露苇,满汀鸥鹭,人在图画。
渐一声雁过南楼也。更细雨、时飘洒。
念徽容、都销瘦,漫将纨素描写。
临镜理残妆,依然是、京兆柔雅。
落叶感秋声,啼螀叹凉夜。
对黄花共说憔悴,相思梦、顿醒西窗下。
两腕玉挑脱,素纤悭半把。
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
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
王子江西秀,诗有诚斋风。
今年入修门,轩轩若飞鸿。
人言诚斋诗,浩然与俱东。
字字若长城,梯冲何由攻。
我望已畏之,谨避不欲逢。
一日来叩门,锦囊出几空。
我欲与驰逐,未交力已穷。
太息谓王子,诸人无此功。
骑驴上灞桥,买酒醉新丰。
知子定有人,讵必老钝翁。
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
碧桃红杏易零落,翠眉玉颊多别离。
涉江采菱风败意,登楼待月云为祟。
功名常畏谤谗兴,富贵每同衰病至。
人生可叹十八九,自古危机无妙手。
正令插翮上青云,不如得钱即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