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门有二亲,下车伏地拜。
拭泪转开颜,问讯疑梦寐。
乍聚忘远游,囊空反增爱。
有美弱冠弟,青衿亦聪慧。
随行兼问字,二亲欢更倍。
东觅仙掌莲,西慕瑶池会。
莲实犹可得,桃熟难更再。
但酿清为圣,浊亦贤可待。
蓂开柏叶进,菊绽桑落美。
张筵聚宾从,门巷填车盖。
余舞老莱斑,弟咏南山对。
诸孙争进履,椿荣萱树背。
有召忽临门,承欢仅六载。
于今涕泪多,不忍见松桧。
倚门有二亲,下车伏地拜。
拭泪转开颜,问讯疑梦寐。
乍聚忘远游,囊空反增爱。
有美弱冠弟,青衿亦聪慧。
随行兼问字,二亲欢更倍。
东觅仙掌莲,西慕瑶池会。
莲实犹可得,桃熟难更再。
但酿清为圣,浊亦贤可待。
蓂开柏叶进,菊绽桑落美。
张筵聚宾从,门巷填车盖。
余舞老莱斑,弟咏南山对。
诸孙争进履,椿荣萱树背。
有召忽临门,承欢仅六载。
于今涕泪多,不忍见松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家庭团聚的温馨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亲情的温暖与珍贵。诗人以“倚门有二亲,下车伏地拜”开篇,生动地刻画了家人重逢时的激动与敬意,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接着,“拭泪转开颜,问讯疑梦寐”,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与感动,仿佛梦境一般,令人感慨万千。
“乍聚忘远游,囊空反增爱”,表达了家人团聚后对过往生活的释然与珍惜,即使物质条件有限,内心的满足与幸福却更加浓厚。诗中提到弟弟的聪慧与才华,以及全家人的欢聚一堂,进一步渲染了家庭和睦、温馨的氛围。
“东觅仙掌莲,西慕瑶池会”,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莲实犹可得,桃熟难更再”则寓含了对时光易逝、珍惜当下生活的哲思。
“但酿清为圣,浊亦贤可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豁达与包容,无论生活如何,都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善良。接下来的“蓂开柏叶进,菊绽桑落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情境。
“张筵聚宾从,门巷填车盖”,描绘了家庭聚会的热闹场面,展现了家族的凝聚力与社会地位的认同。最后,“余舞老莱斑,弟咏南山对”,通过舞蹈与诗歌的形式,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与传承,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韵味。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丰富的细节描绘和象征手法,深刻地展现了家庭团聚的温馨与美好,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卢仝只有赤脚婢,吏部曾吟似笑仝。
红烛射眸从结客,清歌帖耳苦怜翁。
归时虽已过寒食,芳物犹能逐暖风。
但点纱笼续清夜,西园游兴古何穷。
访古历荒城,城孤落日鸣。
人琴两不见,破月高台倾。
太极奚河图,河图非太极。
矧复赘无极,哀哉何太息。
何不观古圣,一一已默识。
□湖为作图,交扰而曲屈。
是孰知五行,五行皆妙质。
不可离合论,浑浑体自一。
安得孔子生,邪说俱荡涤。
哀哉复哀哉,太息复太息。
有酒且莫斟,听我歌一曲。
所歌无长语,江梅倚修竹。
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
粲粲能赋人,日日对高躅。
诗如何水曹,发兴扬州牧。
味入傅岩翁,调鼎国受福。
桃李岂不华,入景混凡木。
偃蹇有长松,穷年相照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