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何如,不数纷纷,材官蹶张。
纵通侯棨戟,乌衣零落,凌云词赋,狗监摧藏。
清吹西园,锦筝北里,惊坐人来一擅场。
还抖擞,尽新沙似雪,古月如霜。哀丝谱出伊凉。
快挟弹鸣鞭赵李乡。
更双鬟捧出,春风羌笛,九天吹下,雾縠霞裳。
法护僧弥,紫囊玉麈,大小儿呼孔与杨。
高咏罢,似明玑翠羽,扫后犹香。
文士何如,不数纷纷,材官蹶张。
纵通侯棨戟,乌衣零落,凌云词赋,狗监摧藏。
清吹西园,锦筝北里,惊坐人来一擅场。
还抖擞,尽新沙似雪,古月如霜。哀丝谱出伊凉。
快挟弹鸣鞭赵李乡。
更双鬟捧出,春风羌笛,九天吹下,雾縠霞裳。
法护僧弥,紫囊玉麈,大小儿呼孔与杨。
高咏罢,似明玑翠羽,扫后犹香。
这首《沁园春·其三》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龚鼎孳所作,以文人与武将的对比为题材,展现了不同的才华和境遇。开篇以“文士何如”起,表达了对文人地位的感慨,随后通过“材官蹶张”与“通侯棨戟”、“乌衣零落”、“凌云词赋”、“狗监摧藏”等典故,描绘了文人虽然可能地位不高,但才情出众,词章动人。
接着,诗人通过“清吹西园”、“锦筝北里”等意象,展现出文人的雅致生活,以及他们在音乐上的造诣。“惊坐人来一擅场”则形容他们的技艺令人瞩目。接下来的“新沙似雪,古月如霜”则借景抒怀,寓言文人的清高与孤独。
下片转而描述文人音乐才能的展现,如“哀丝谱出伊凉”、“快挟弹鸣鞭赵李乡”,以及“春风羌笛”、“雾縠霞裳”的美妙场景,形象生动。诗人又以“法护僧弥”、“紫囊玉麈”等禅宗和道教元素,象征文人的超然心境。最后,“高咏罢,似明玑翠羽,扫后犹香”收束全词,赞美文人即使在吟咏之后,其精神魅力犹存,如同明珠翠羽,余香袅袅。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比和比喻,赞扬了文人的才情与风雅,同时也流露出对文人命运的同情和敬仰。
桐皋东去,又依然、烟际云边柔橹。
赖有双台知己耳,牢落孤怀欲吐。
小倚云根,细商心事,提起千年语。
九天飞梦,别来长记幽渚。
试说北海归文,西山何事,犹不甘臣武。
广大尧天箕颍小,绵上可能如许。
举世真痴,先生长啸,尘海谁堪与。
啸声吹送,刺天鸾鹤冲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