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清秋灏气多,金盘彩月摇碧波。
湘灵朱丝奏云和,九疑木落风娑娑。
长相思,渺何极。
湘山云断湘水深,泪竹年年雨花碧。
洞庭清秋灏气多,金盘彩月摇碧波。
湘灵朱丝奏云和,九疑木落风娑娑。
长相思,渺何极。
湘山云断湘水深,泪竹年年雨花碧。
这首《长相思》由明代诗人孙蕡所作,描绘了一幅洞庭湖清秋之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情感的交融。
首句“洞庭清秋灏气多”,开篇即以洞庭湖的清秋景象引入,灏气多则暗示了空气的清新与辽阔,为整首诗营造了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金盘彩月摇碧波”一句,将月光比作金盘,生动地描绘了月色洒在湖面上的景象,碧波荡漾,光影交错,美不胜收。
“湘灵朱丝奏云和”中,“湘灵”指的是湘水之神,此处借指美丽的女子,她弹奏着朱红色的丝弦,音乐悠扬,仿佛是天籁之音。“云和”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用来形容音乐的高雅与和谐。这一句不仅展现了音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九疑木落风娑娑”则转而描写自然界的景象,九疑山的树木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既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增添了诗中的动态感。
“长相思,渺何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或逝去之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跨越时空,无尽绵长。接下来,“湘山云断湘水深,泪竹年年雨花碧”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湘山云断,象征着距离的遥远;湘水深邃,寓意着情感的深厚。泪竹年年,雨花碧绿,则是诗人以自然景观来寄托自己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年复一年,情感不变,如同那永不褪色的绿色雨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的赞叹,也有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风软寒轻,暗香飘、扑面无限清楚。
乍淡乍浓,应想前村,定是早梅初吐。
马儿行过坡儿下,危桥外、竹梢疏处。半斜露。
花花蕊蕊,灿然满树。一晌看花凝伫。
因念我西园,玉英真素。
最是系心,婉娩精神,伴得水云仙侣。
断肠没奈人千里,无计向、钗头频觑。泪如雨。
那堪又还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