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三首·其三》
《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黍筒小费名田课,昌歜多浮乐圣杯。

笑倩艾人看外户,北窗深处咏归来。

(0)
注释
黍筒:用小米制成的小米粥。
田课:对田园生活的敬意或赋税。
昌歜:丰收的五谷。
乐圣杯:在庆祝的酒杯中。
笑倩:笑着请。
艾人:古代习俗中用艾草驱邪的人。
外户:门外。
北窗深处:北窗内,可能指书房或静思之地。
咏归来:吟咏诗文,回归内心。
翻译
用小米制成的小米粥,象征着对田园生活的敬意和赋税
丰收的五谷常常在庆祝的酒杯中浮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题为《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三首(其三)》。诗中描述了端午节的习俗和欢乐气氛。"黍筒小费名田课"可能指的是孩子们用少量的钱购买粽子,这是节日里的传统食品;"昌歜多浮乐圣杯"则描绘了大家在庆祝活动中畅饮欢笑的场景,"昌歜"可能是美酒,"浮乐圣杯"则显现出节日的热闹与欢乐。"笑倩艾人看外户"写孩子们请来艾人(端午节用来驱邪的草人)守卫家门,寓意平安;"北窗深处咏归来"则暗示他们在家中某个角落(北窗)吟诵诗句,回味节日的快乐。整首诗富有童趣,展现了端午节的民俗风情。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答林幼春并怀林十及梁钝庵

燄峰崔嵬天一尺,峰下诗人林君宅。

来诗遥遥怀鹿渠,鹿渠流水冬寒碧。

前日送钝翁,共迟鸿泥迹。

钝翁归去不可追,广州山与海天隔。

复有松江食鲈鱼,君家十叔殊难得。

寥寥人散天一方,我与君居亦并僻。

安得君向鹿溪游,我向燄峰亦作客。

题诗名山祷山灵,回天转海洗尘积!

(0)

旅地寒风感怀

北风吹如铁,一夜寒冰结。

万山草木枯,十里笮桥折。

路上无行人,行人马啼齧。

尘壒扑天黄,日色入云灭。

村径十三条,条条沙断绝。

回首蓟北山,无此霜凛冽。

曲腰寒起粟,龟手冻欲裂。

磨砚池水乾,扫阶雪地洁。

佩剑霜有棱,熏笼火不爇。

窗外问梅花,冲寒未吐蘖。

踟蹰顾行旌,迢遰犹难发。

岁月叹蹉跎,谋生计已拙!

长大抚头颅,壮怀未豁达。

抑郁在人间,貂裘苦难脱!

意气百尺楼,风尘受颠越。

今古几英雄,销磨嗟未歇。

我亦失路人,同声一呜咽!

(0)

颂陈母刘太夫人请旌

鸣琴为奏离鸾曲,冀挽颓风砭薄俗。

陈君寿母太君刘,翟茀来归年十六。

嫁得读书人亦喜,食贫竟自甘藜藿。

闽垣未试槐花黄,鲁頖已沾芹藻绿。

岂意才人多薄命,召赴修文天亦酷!

山厨日日冷炊烟,大儿啼饥小儿哭。

况有尊章病不仁,经年颠沛延床蓐!

太君父职兼子职,日计参苓谋饘粥。

未亡人竟不能亡,忍死提携一块肉!

有如此者亦有年,儿辈峥嵘露头角。

始信读书原有种,奇才不受人雕斲。

大儿乡荐小儿庠,一脉书香相继续。

德政覃敷长泰城,去思亦在华崶麓。

褒扬节孝吹休明,太史輶轩贡当轴。

君不见清漳华表矗如云,尽是前朝纪绩勋。

第一新歌褒壸范,请看怀清望峻文!

(0)

红楼梦题词

村言假语破情关,无奈空山石太顽。

世事本空惟道、释,家声半坏在钗环。

从知纨裤轻儇子,尽在衣冠世禄班。

寄语观书观大略,先将绮障力除删!

(0)

夜读

风声瑟瑟漏漫漫,镫暗兰膏荻火残。

读到夜深人静后,半轮月上纸窗寒。

(0)

咏荔枝

中原果食备珍奇,此物由来道路迟。

多事尉陀通献纳,至今南海贡离枝。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