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旅地寒风感怀》
《旅地寒风感怀》全文
清 / 洪繻   形式: 古风

北风吹如铁,一夜寒冰结。

万山草木枯,十里笮桥折。

路上无行人,行人马啼齧。

尘壒扑天黄,日色入云灭。

村径十三条,条条沙断绝。

回首蓟北山,无此霜凛冽。

曲腰寒起粟,龟手冻欲裂。

磨砚池水乾,扫阶雪地洁。

佩剑霜有棱,熏笼火不爇。

窗外问梅花,冲寒未吐蘖。

踟蹰顾行旌,迢遰犹难发。

岁月叹蹉跎,谋生计已拙!

长大抚头颅,壮怀未豁达。

抑郁在人间,貂裘苦难脱!

意气百尺楼,风尘受颠越。

今古几英雄,销磨嗟未歇。

我亦失路人,同声一呜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居之地在寒冷冬季的感受与思考。开篇“北风吹如铁,一夜寒冰结”,以强烈的视觉和触觉形象,展现了冬日严寒的威力,仿佛北风如同铁器一般凛冽,一夜之间大地便被冻结成冰。接着,“万山草木枯,十里笮桥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荒凉景象,山川草木凋零,连坚固的笮桥也难以承受冰雪的重压而断裂。

“路上无行人,行人马蹄齧”描绘了人迹罕至的荒凉道路,马蹄踏在冰面上发出的声响,更添了几分凄冷与孤独。随后,“尘壒扑天黄,日色入云灭”则通过色彩对比,表现了冬日天空的昏暗与压抑,阳光似乎也被浓重的尘埃所吞噬。

“村径十三条,条条沙断绝”将视线拉近到村落,展现了一幅萧瑟的乡村图景,连通村落的道路因积雪而变得难以通行。诗人回望蓟北山,感叹那里没有如此凛冽的霜寒,表达了对家乡温暖的怀念。

接下来的几句“曲腰寒起粟,龟手冻欲裂”生动描绘了人在严寒中的身体反应,仿佛连皮肤都快要冻裂,形象地展示了寒冷的侵袭。砚池干涸,扫阶雪地洁净,佩剑上霜棱显现,熏笼中火不燃,这些细节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寒冷与孤寂。

“窗外问梅花,冲寒未吐蘖”一句,借梅花未绽放来比喻自己的心境,即使身处逆境,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追求。然而,“踟蹰顾行旌,迢遡犹难发”则揭示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前行的道路似乎仍然遥远且艰难。

最后,“岁月叹蹉跎,谋生计已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生活困境的无奈。尽管“长大抚头颅,壮怀未豁达”,心中仍有壮志未酬,但现实的束缚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抑郁在人间,貂裘苦难脱!”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在世俗压力下难以摆脱的苦闷与挣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严冬与人生困境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洪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史丞相生辰·其二

长才蚤立太平基,奥学曾为帝者师。

谋叶不资同列断,规存长许后人随。

金鱼玉带今谁似,橘绿橙黄景最宜。

再拜祝公千万寿,三江细酌入瑶卮。

(0)

书堂

每忆书堂好,重来又十年。

征途聊复尔,风物故依然。

松竹千岩暮,云烟九月天。

凭栏佳兴发,欲进剡溪船。

(0)

简张子温运使·其一

宗丞矻矻不离口,右司时时说解颐。

岂独当今三昧手,故应胜古四愁诗。

(0)

送师相陈大观文·其三

频年秋稔谷相因,八郡恩波著处匀。

长乐城中家几万,家家生子总名陈。

(0)

次韵郭删定观潮四绝·其一

白浪初看云出门,惊涛旋见大江奔。

不因江海雷霆斗,安识蛟龙窟宅尊。

(0)

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其三

五月黄尘去传轻,褰裳几处宿邮亭。

共知向日输心赤,莫叹微霜点鬓青。

每傍重霄求宝剑,欲令新木作枯屏。

流传剩有风骚句,摇想群公若会星。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