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茫风日暮,归鸟下青田。
暝色遥吞树,波容澹写天。
豚鱼不吹浪,萍叶故迎船。
笑杀鸱夷子,浮家不计年。
微茫风日暮,归鸟下青田。
暝色遥吞树,波容澹写天。
豚鱼不吹浪,萍叶故迎船。
笑杀鸱夷子,浮家不计年。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同沈启南吴门载酒泛月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傍晚景象。首句“微茫风日暮”展现了夕阳西下时分,微弱的光线与朦胧的氛围交织,暗示着一天即将结束。"归鸟下青田"则通过归巢的鸟儿,传递出一种自然的归宿感和宁静的田园生活气息。
接下来的两句,“暝色遥吞树,波容澹写天”,进一步描绘了暮色渐深,天边的余晖映照在远处的树木上,湖面如镜,将天空的色彩淡然地倒映其中,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画面。
“豚鱼不吹浪,萍叶故迎船”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豚鱼在水中悠然游动,不起波澜,而萍叶随风漂浮,仿佛有意迎接行船,表现出水面的平静和生活的恬淡。
最后两句“笑杀鸱夷子,浮家不计年”以调侃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羡慕,尤其是对像鸱夷子(古代传说中的隐士)那样可以不计年岁的漂泊生涯的欣赏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傍晚景色,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愁边雨细。
漠漠天如醉。
摇飏游丝晚风外。
酿轻寒、和暝色,花柳难胜,春自老,谁管啼红敛翠。
关情潜入夜,斜湿帘栊,几处挑灯耿无寐。
念阳台、当日事,好伴云来,因个甚、不入襄王梦里。
便添起、寒潮卷长江,又恐是离人,断肠清泪。
雁空辽邈。
衬鱼鳞浪浅,护霜云薄。
念故人、千里音尘,正山月朦胧,水村依约。
见说瑶姬,拥十二、碧峰如削。
倚孤芳澹伫,冷笑岁华,可堪寂寞。
情多为谁瘦弱。
爱吹芗弄粉,斜搴珠箔。
自然林壑精神,想回首东风,万花羞落。
梦绕南楼,对皓月、忍思量著。
但销凝、夜阑酒醒,数声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