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逃铜马,无心待玉鱼。
牛眠今可矣,龙耳欲何如。
荷锸千岩去,连辘十日馀。
殷勤古松下,为剖瓮中书。
有地逃铜马,无心待玉鱼。
牛眠今可矣,龙耳欲何如。
荷锸千岩去,连辘十日馀。
殷勤古松下,为剖瓮中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态度与自然之美的追求。首句“有地逃铜马”,以“铜马”比喻世俗的纷扰与权力的争夺,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无心待玉鱼”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以及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牛眠今可矣,龙耳欲何如”两句,运用了典故,牛眠指选择风水宝地安息,龙耳则可能暗喻某种难以实现的理想或目标,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荷锸千岩去,连辘十日馀”描述了诗人深入山林,不畏艰难,执着于探寻自然之美的过程。这里“荷锸”、“连辘”分别指挖土工具和汲水工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探索。
最后,“殷勤古松下,为剖瓮中书”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在古松下,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而“剖瓮中书”则可能是象征着解开自然的秘密,或是找到了内心的解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理解与和谐共处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爇兰汤。薰沐赋、湘累绣口骚肠。
又似水嬉拭垢,凫没鱼翔。
濯从江汉,都输与、曝向秋阳。
旷莽界、眠红藉绿,颠倒衣裳。登高不羡招凉。
讵犹恋、夏云恶木阴长。正好背偎棉纩,腹晒书囊。
精华嘘吸,通沆瀣、气辨青黄。
忍忘却、锄禾日午,珠酣淋浪。
兜罗绵手摩空。橘千树,佛香浓。
讵比东陵消夏品,玉葱分、渴润诗咙。
何烦指月,祇凭抱瓮,得豆功同。
谷回温、莲花双合,禅机嫌露天龙。
田家棚底话秋风。散天花、远蹠高踪。
见说宣和徵故实,道山筵、屈数雍容。
胡卢漫诮,智珠在握,偈市其中。
抵谈深、阿丰饶舌,瓞绵传法种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