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其八》
《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其八》全文
清 / 康有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骊山笑烽火,庙社泣灰尘。

黄屋传西幸,萧关又北巡。

珊鞭遗御马,红袖泣宫嫔。

肠断淋铃雨,凄凉夜走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变迁与皇家悲剧的画面。"骊山笑烽火"暗指骊山华清宫的奢华与战争烽烟的对比,烽火燃起,暗示战乱来临,而骊山依旧宁静,似乎在嘲笑世事无常。"庙社泣灰尘"则表达出战乱导致神庙社稷蒙尘,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百姓的苦难。

"黄屋传西幸"描述了皇帝仓皇西逃的情景,"萧关又北巡"进一步揭示了局势的严峻,连北方边关都不得安宁,需要再次出巡以稳定局面。"珊鞭遗御马"中的"珊鞭"可能指的是装饰华丽的马鞭,这里寓言了皇室的奢华与流离失所。

"红袖泣宫嫔"写出了宫中女子的悲泣,她们的泪水映照出宫廷生活的凄凉。最后两句"肠断淋铃雨,凄凉夜走秦"引用了汉元帝王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淋铃雨象征着离别之苦,夜晚的行走更显凄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个人的无奈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晚清时期社会动荡、皇家衰落的景象,寓含了作者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作者介绍
康有为

康有为
朝代:清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猜你喜欢

少年游.游广州花埭

芳魂凭吊素馨斜,满地发幽花。

环佩声遥、胭脂梦冷,长绕渡头沙。

南天汉帝今何在?岭上散残霞。

荡桨珠娘,皆名春色,风浪水为家。

(0)

齐天乐.仲路尚书出视成哲亲王手批文选,辄题此词

萧梁文选家家有,珍珠密行堪讶。

老尚耽书,手无释卷,难得贤王风雅。茫茫代谢。

想诒晋春深,墨花亲洒。

一样天潢,较量今古孰高下。黄巾忘年躏藉。

赵明诚金石,几付胡马。

西望长安,东来风雨,乱定思量犹怕。官衙晚罢。

话劫尚留灰,堕能全瓦。捧出牙签,宝光腾半夜。

(0)

山花子.山花忽开一枝,怜其晚秋无侣,摘供案头,为赋小词

暗觉丝香近往还。疏花斜出绿筠间。

一捻猩红秋日艳,有谁看。

清供为渠分片席,孤吟相对数微叹。

差胜虚庭风露广,夜深寒。

(0)

双双燕.次史梅溪韵,咏燕

听双燕语,正春湿蒲塘,画桥风冷。

冲烟掠水,社客去来肩并。回看缃桃露井。

纵倚暖、偎寒莫定。烘晴髻束宫妆,冒雨钗分芳影。

幽径。泥融羽润。共陌上衔花,惯生娇俊。

交飞帘底,屏息小窗窥暝。何似双栖梦稳。

系心眼、巢梁归信。凝想盼盼楼头,啧啧艳伊玉凭。

(0)

绛都春.社题春水二首·其一

东风乍起。猛皱碧一池,干卿何事。

梦醒小楼,昨夜春寒,模糊记。悄然桃浪浮花至。

几片入渔娃网里。卷帘才信,通宵腻雨,酿愁无际。

弓履湔裙曾到,坐沙上、惹得鸳鸯惊避。

鸥白鸭红,第一难忘侬乡里。锦帆总有天涯意。

送尽了南朝帝子。防他又误离人,画船去矣。

(0)

忆瑶姬.蒙段祠古柏,用定公韵

巢凤栖鸾,掩铜柯黛妩,坐阅人寰。

古祠临碧海,俨上清仙侣,时下云軿。

蒙愁段恨,知自何年。鍊玉销素颜。

听夜笙吹梦,瑶华远、猿鹤惊寒。定冷露暗滴金盘。

似磨笄赵女,节显邦媛。

飞升随款段,倩海门孤月,长伴清眠。

香霏翠羽,影亸琼肩。苦心宁自全。

悄暮雨犹送,云愁坠世间。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