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藏书家,首推天一阁。
其后淡生堂,牙签最审榷。
于今有鹳浦,善在精且博。
我观古著录,诸家亦棼错。
藏书不择书,糠秕混精凿。
藏书不读书,庋置怜寂寞。
读之或不善,丧志空作恶。
南溪真书仓,万选钱在索。
收拾南雷书,门墙幸有托。
反疑过高妙,一切弃糟粕。
我生苦謏闻,渔猎久荒落。
何时得假馆,疑义相弹搏。
直溯西江波,以济枯鱼涸。
浙东藏书家,首推天一阁。
其后淡生堂,牙签最审榷。
于今有鹳浦,善在精且博。
我观古著录,诸家亦棼错。
藏书不择书,糠秕混精凿。
藏书不读书,庋置怜寂寞。
读之或不善,丧志空作恶。
南溪真书仓,万选钱在索。
收拾南雷书,门墙幸有托。
反疑过高妙,一切弃糟粕。
我生苦謏闻,渔猎久荒落。
何时得假馆,疑义相弹搏。
直溯西江波,以济枯鱼涸。
此诗《西江书屋》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通过对比不同藏书家的藏书理念与实践,表达了对真正好书与读书态度的深刻见解。
诗中首先提到浙东藏书家的代表——天一阁与淡生堂,强调了藏书的质量与选择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指出现今的藏书家虽多,但往往忽视了书籍的品质与内容,将粗劣之作与精品混杂,或是仅收藏而不阅读,导致书籍被闲置与遗忘。诗人批评了这种不负责任的藏书行为,认为真正的藏书家应注重书籍的品质与内涵,而非数量。
进一步,诗人以“南溪真书仓”为例,赞扬了那里藏书的精良与丰富,并希望自己的藏书能够得到妥善的保管与传承。他担忧自己收集的书籍可能过于高深,难以为他人所理解,因此希望借由交流与讨论,去除其中的糟粕,提升书籍的价值。
最后,诗人自述自己因知识浅薄而长期荒废,渴望有机会进入一个充满书籍的环境,与他人共同探讨疑义,汲取知识的甘露。他渴望能像西江的水流一样,滋润干涸的心田,使自己与他人共同成长。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藏书理念的对比与反思,以及个人求知欲望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书籍价值的深刻认识与对知识追求的热忱。
贫居懒出门,未到辄复悔。
偶寻秋夕英,顾见石璀璀。
手斸松根苓,下有坟千载。
青山如葆羽,无人禁樵采。
狂歌呼曲生,悲往兴故在。
未卜遇浮丘,犹堪居畏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