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魂凭吊素馨斜,满地发幽花。
环佩声遥、胭脂梦冷,长绕渡头沙。
南天汉帝今何在?岭上散残霞。
荡桨珠娘,皆名春色,风浪水为家。
芳魂凭吊素馨斜,满地发幽花。
环佩声遥、胭脂梦冷,长绕渡头沙。
南天汉帝今何在?岭上散残霞。
荡桨珠娘,皆名春色,风浪水为家。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以素馨花为引,表达了对逝去芳华的追忆和怀旧之情。"芳魂凭吊素馨斜",诗人仿佛在夕阳下凭吊着凋零的素馨花,寄托了对故人的哀思。"满地发幽花",进一步渲染了花落寂寥的氛围。
"环佩声遥、胭脂梦冷",通过环佩的声音和冷艳的胭脂梦,暗示了昔日繁华与如今的冷清对比,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长绕渡头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如流水般无法挽留的无奈。
接下来,词人借景生情,问道:"南天汉帝今何在?"这里的"汉帝"可能象征着过去的辉煌,而"岭上散残霞"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荡桨珠娘,皆名春色",形象地描绘了珠江上的舟子,他们的生活就像春天的景色,尽管风浪不断,却依然坚韧地以水为家。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广州花埭的描写,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沧桑,展现了许南英独特的艺术风格。
忆昔见子时,我在西关住。
顾我已衰朽,爱子特明悟。
其后十数年,于此数见之。
气貌日益好,胸中即可知。
貌者德之表,精神气所为。
气无所不适,其本在养颐。
所养得其正,其美充四肢。
子是名公孙,家法能自持。
子学有旧业,尤富礼与诗。
重之以所养,何适而弗宜。
古人有大路,行者皆坦夷。
夫以子之明,岂惑于多歧。
修鞭与长辔,逸驾无停时。
古人亦何人,勿问皆可追。
昨见子笔札,老人为子喜。
其言逊而恭,贲然有文理。
愿子更勉之,莫忘老人语。
所居求正人,正人德之辅。
都人供帐国门东,淮海兵符节制中。
青琐论思虚夜月,朱幡游衍值秋风。
侯嗟谁在思张仲,民喜重临得次公。
内外忘怀能自适,何时谈笑一樽同。
十年高卧占东南,禹穴幽纵久已探。
峻节千寻山壁立,虚怀万顷海波涵。
愧非仲举能延士,赖有君公为对谈。
大句联来两豪绝,应知弱力已难堪。
二疏辞汉廷,故里挥黄金。
谢公扶晋业,不改东山心。余亦何为者,时动庄?吟。
七闽三径荒,白发西汜侵。
徒欣倦飞翼,获荫游凤林。
方同埙篪吹,又远金玉音。
日月正光华,海岳增高深。
昼锦虽适愿,霖雨斯层岑。
送公悲且欢,聊拂绿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