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厓先生旧所隐,阶下碧桃花飘零。
夜光出井流琼液,露浥松根生茯苓。
天女或携绿玉杖,仙人自读《黄庭经》。
邻寺归来十五里,回头望断烟冥冥。
洪厓先生旧所隐,阶下碧桃花飘零。
夜光出井流琼液,露浥松根生茯苓。
天女或携绿玉杖,仙人自读《黄庭经》。
邻寺归来十五里,回头望断烟冥冥。
这首诗描绘了紫清宫内幽静神秘的氛围,以及其与世隔绝的隐逸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洪厓先生曾隐居之地的景致,从阶下的碧桃花飘零,到夜光井中流出的琼液,再到松根上生出的茯苓,每一处都充满了自然界的灵性与生机。天女与仙人的形象,增添了神话色彩,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夜光出井流琼液,露浥松根生茯苓”这两句尤为精彩,通过夜光与琼液的结合,以及露水滋润松根生长茯苓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紫清宫内蕴含的超凡脱俗之气。天女与仙人的活动,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之中。
最后,“邻寺归来十五里,回头望断烟冥冥”两句,表达了诗人从紫清宫返回时的感慨。十五里的路程,看似简单,却在诗人眼中化为了与世隔绝的距离,回头望向紫清宫的方向,只见烟雾弥漫,似乎连那片神秘之地都变得模糊不清。这种感受,既是对紫清宫隐秘与宁静的赞美,也是对自身心灵回归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超然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暗香乍袭,冷艳亭亭,丰韵真无比。十分旖旎。
羞并语、东园桃李。香含雪霁。别自有、一般妩媚。
只须看、空色凝妆,在黄昏影里。
长想烟霞湖上,听啁啾翠羽,清梦初起。佳人绝世。
凌缟袂,却胜朱纨绿绮。此情难拟。
且相伴、云阶月地。
对仙姿、玉骨两神清,作闺中知己。
长桥月夜。拱南山,俯荆水,清辉平野。
一望白空城郭,翠浮松槚。
蟾镜启,彩虹落,烟波如画。潇洒偏照,孝侯祠下。
尽如卿者。蛟可屠,虎可射,人人虞夏。
剩得阴房鬼火,灵旗飘瓦。
蓼花飞,枫叶染,悲哉秋也。秋光长则,向杯中泻。
阁住离思,任门掩昼阴,苔砌慵扫。
奈画上斜阳,又添愁稿。
知否江南三月暮,玉骢嘶断迷芳草。孤怀悄。
杜宇几声,犹道归好。侵晓。酴醾开了。
甚寻香倦后,翻被花恼。只燕子知人,天涯怀抱。
鸡塞梦回闻戍角,小屏山里春沙杳。帘波袅。
一溪越梅吹老。
彩焕桃符,声暄竹爆,曈曈日射朱户。
兰闺喜溢芳朝,花市袂联姹女。
香车扶上,看风里、杨枝如舞。
最怜他、血色罗裙,付与九衢尘土。
池洗马、艳名自古。桩系马、旧游记取。
临街新绣春灯,隔江罢闻战鼓。
韶华恰好,偏十日、九逢风雨。
倚绿窗、轻按红牙,补入竹枝词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