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松篁劳借问,未开桃李与催妆。
已饶艳女纤腰舞,偏犯贫儒百结裳。
不死松篁劳借问,未开桃李与催妆。
已饶艳女纤腰舞,偏犯贫儒百结裳。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春日雪后的小景。"不死松篁劳借问",开篇即以生机勃勃的永远青翠的松树作为背景,通过"借问"的方式,将读者带入画面之中。"未开桃李与催妆"则是对春天景象的一种暗示,即使雪后依然没有开放的桃红柳绿,但却在无声地催促着大自然换上新的装扮。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到了室内的情形:"已饶艳女纤腰舞",这里的"艳女"指的是美丽的女子,她们纤细的腰肢在跳舞时轻盈摇曳。这个场景展示了室内的温馨与活力,与前两句的自然景观形成对比。
最后一句"偏犯贫儒百结裳"则是诗人自嘲,表达自己虽然生活贫困(贫儒),但却不减文墨之兴趣。"百结裳"形象地描绘了书卷或衣物上的折痕或结扣,暗示着诗人的勤勉与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展现了春雪之后自然界的复苏,以及室内生活的温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学问与文学的执着。
福唐太守天下才,好事求奇竭中楮。
有时劝我静祛怀,到处寻幽闲笑侣。
一朝薏苡足人疑,万里珠玑同梦睹。
树墓休提孤剑耨,星垣忽见清弦古。
好物终难寂寞留,高门即是从容所。
几年何地各分飞,此地当歌忽胥遇。
还记当头洒泪人,同是从前旧承顾。
中郎一见厚难忘,柯亭有竹君知否。
听风听水东流寺,为雨为云建德山。
拍枕波声犹在耳,参天秀色不违颜。
春来草草才正月,柳内时时见一斑。
齑臼工夫浑未有,藁砧行李已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