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发东流如建德途中作》
《晓发东流如建德途中作》全文
宋 / 黄彦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听风听水东流寺,为雨为云建德山。

拍枕波声犹在耳,参天秀色不违颜。

春来草草才正月,柳内时时见一斑。

齑臼工夫浑未有,藁砧行李已来还。

(0)
翻译
倾听江风与流水声的东流寺,仿佛风雨变幻的建德山。
枕头边还回荡着拍打水面的声音,高耸的山色始终映入眼帘。
春天刚至,正月里草木还未茂盛,柳树间偶尔可见一抹新绿。
研磨谷物的工作尚未开始,行李简单,我已踏上归程。
注释
东流寺:寺庙名,可能位于江边,暗示着流水声。
建德山:地名,可能因多变的天气而闻名。
拍枕波声:形容江水拍打枕头边的声音。
参天秀色:形容山色高耸,景色优美。
草草:形容草木生长不茂盛。
柳内:指柳树丛中。
齑臼:古代石制的捣蒜或磨谷物的器具。
藁砧行李:简陋的行李,用藁草编制。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黄彦平的《晓发东流如建德途中作》描绘了清晨启程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听风听水东流寺”,以风声和流水声衬托出寺庙的宁静,暗示了诗人旅途的开始。次句“为雨为云建德山”则通过变幻的天气,展现了建德山的壮丽景色,寓言诗人对未知山水的期待。

“拍枕波声犹在耳”写出了诗人尚未完全离开梦境,耳边仍回荡着流水的声音,反映出他对家乡或过去的依恋。接下来,“参天秀色不违颜”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秀美山色的欣赏,即使是在早春时节,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盎然。

“春来草草才正月,柳内时时见一斑”进一步描绘了早春的景象,虽然草木初生,但已有柳树吐绿,透露出春天的气息。最后一句“齑臼工夫浑未有,藁砧行李已来还”,诗人感叹自己还未准备好面对新的生活,行李虽已收拾,但心中的准备却尚显不足。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心境的揭示,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黄彦平
朝代:宋

宋洪州分宁人,字季岑,号次山。黄庭坚族子。徽宗宣和间进士。钦宗靖康初,坐与李纲善贬官。高宗建炎初仕至吏部郎中,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旋主管亳州明道宫。南渡后数上札子论事,多所建白,其论赏罚一疏,持论尤为平允。有《三余集》。
猜你喜欢

直舍书怀二首·其二

个处本来冷,此时仍更清。

拥炉成久坐,曳杖却徐行。

暝色侵书帙,秋阴入鼓声。

悠然索马去,祗此是功程。

(0)

送赵世泽供奉

君岂蹶张手,是间聊自藏。

儿童歌楚些,婢子诵灵光。

契分诗交密,形骸酒遣忘。

方依益者友,遽理舍人装。

鸡黍他年约,山河白日长。

阳关那忍听,衰老易悲伤。

(0)

颂古二首·其二僧问雪窦明觉如何是佛,曰四山围绕

狂狗逐块,瞎驴趁队。只许我知,不许你会。

(0)

清涟亭泛舟

高树环清池,波平春正绿。

移舟近南崖,倒影见华屋。

危梁属修径,幽思生远目。

更登狎鸥亭,可以忘宠辱。

(0)

初见太行

已作盐梅济时了,却收霖雨入山来。

当年富贵汾阳郭,异代功名相国裴。

(0)

山中即事

山谷崎岖路寂寥,我行今日是何朝。

春归阳木青先变,雪落阴崖冻不消。

迟日映云犹未暖,馀寒挟雨尚能骄。

绝闻近舍村酤美,野老相逢苦见邀。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