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馀龄物外身,携儿岩壑避嚣尘。
临期结侣皆名士,隔日逢僧即故人。
入洞再搜前钻刻,缘厓犹认昨嶙峋。
尚平已毕寻常累,拟倩归航一怆神。
六十馀龄物外身,携儿岩壑避嚣尘。
临期结侣皆名士,隔日逢僧即故人。
入洞再搜前钻刻,缘厓犹认昨嶙峋。
尚平已毕寻常累,拟倩归航一怆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者,携子远离尘世,遁入山林,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老者在自然中结交名士,与僧侣相逢如同故友,体现了他超脱世俗的情怀。诗中提到游览七星岩的经历,老者深入洞穴,攀缘峭壁,回忆往昔,感慨时光流逝,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与珍惜,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
典午昔年逢革除,濛濛八表沈康衢。
陶公归来手荷锄,一辞足化骚为奴。
致身本期元凯俱,沧海漂荡无黄虞。
武陵之人有与无,柴桑幻出桃源图。
容城韫璧不肯沽,千载二士遥相呼,哀哉赤狐还黑乌。
在昔闻桃源,渔人一来践。
蹑寻久未得,怆恨岂能免。
番番市南翁,迹迩心自缅。
力穑同齐民,传家师上善。
手植千树花,春至令人远。
我行流水上,心荡不知返。
游侣亦相忘,缘源弄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