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扣石钟,惊起洞中人。
烟萝杳无际,空锁石门春。
石洞何窈窕,云是仙人庭。
仙人渺何许,瑶草空自青。
石洞窅且深,花落无人扫。
仙翁去不还,何处寻瑶草。
我欲扣石钟,惊起洞中人。
烟萝杳无际,空锁石门春。
石洞何窈窕,云是仙人庭。
仙人渺何许,瑶草空自青。
石洞窅且深,花落无人扫。
仙翁去不还,何处寻瑶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仙境景象。诗人欲探石钟,却惊醒了洞中的仙人,引出了一段关于仙人洞的奇妙故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如“烟萝”、“空锁石门春”、“瑶草空自青”等,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充满神秘色彩的氛围。
首句“我欲扣石钟,惊起洞中人”,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同时也暗示了仙人洞的不凡之处。接下来,“烟萝杳无际,空锁石门春”两句,通过“烟萝”和“空锁石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而又略带寂寞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
“石洞何窈窕,云是仙人庭”进一步揭示了仙人洞的神秘性质,暗示这里可能是仙人居住的地方。然而,“仙人渺何许,瑶草空自青”则以仙人的渺茫和瑶草的孤独,表达了对仙人行踪的探寻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失落感。
最后,“石洞窅且深,花落无人扫。仙翁去不还,何处寻瑶草”四句,通过对石洞深处的描写,以及对仙人不再归来的感慨,深化了诗的主题,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去后的无奈。整首诗在描绘仙境的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刻思考,引人深思。
车马古城隅,喧喧分晓色。
行人念归涂,居者徒惨恻。
薄宦共羁旅,论交喜金石。
荐以朋酒欢,宁知岁月适。
人事坐云变,出处俄乖隔。
关山自兹始,挥袂举轻策。
岁暮寒云多,野旷阴风积。
征蹄践严霜,别酒临长陌。
应念同时人,独为未归客。
华峰跨苍穹,下有云一壑。
翚飞二百秋,蜂巢几千落。
灵泉际空留,宿雾临除薄。
山呈万古姿,竹陨六月箨。
当年有贤令,神交契冥漠。
怀哉精魄归,永矣香火托。
至今书壁间,读者为嗟愕。
好事继前志,刳岩成此阁。
仰看斗插椽,俯听泉入铎。
晤言千载心,英气凛欲作。
西崖望蒙顶,跻攀计已昨。
忽闻良友同,共写襟期乐。
遐登破嵘屼,幽讨待绰约。
磅礴富蒸郁,阴衣茫纷错。
再拜五华君,许莅他日约。
霜威净馀氛,晴宇洞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