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坛东路绕重营,独背朝阳信马行。
漫道城南天尺五,荒林时见一柴荆。
泰坛东路绕重营,独背朝阳信马行。
漫道城南天尺五,荒林时见一柴荆。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独自游历城南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泰坛东路绕重营,独背朝阳信马行”两句描绘出诗人在泰坛东路上骑马前进的情景,"绕重营"指的是军营或守卫较严的地方,而"独背朝阳信马行"则表明诗人独自一人,面向着朝阳的方向,信心地驾驭着马匹前行。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孤独旅途,也透露出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对未来的信任。
接下来的“漫道城南天尺五,荒林时见一柴荆”两句,则转向了城南荒凉的景象。“漫道”指的是道路宽阔而空旷,而"城南天尺五"则是对距离的形象描述,可能暗示着诗人在广阔的自然环境中行走时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寞。"荒林时见一柴荆"则描绘出一个荒凉的森林景色,只偶尔可见到几束枯萎的柴草和荆棘,这样的景象更深化了诗中所传达出的淡漠与凄清之感。
总体而言,王安石通过这首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诗作,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感受,同时也折射出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情感。
红红白白两般栽,浅浅深深一气催。
但爱透从清水出,不辞脱自淤泥来。
随花着盖相依立,聚菂为房忍擘开。
妙洁色香无间断,床头更拨洗儿醅。
西风摆脱络头丝,荪壁为家不问蓍。
分得九华烟雨壑,种将五老水云芝。
戟髯洒洒精神健,剑脊棱棱气骨奇。
窗外几多凡草木,为谁张王为谁衰。
拂开芳草碧,坐断落花红。
世味觥筹外,年华带眼中。
六州空铸铁,万物任为铜。
有鷕桑畴雉,逢时会长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