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雨得清夜,月明惟水声。
叶光知露陨,兰馥赖风清。
天地未悔祸,豺狼犹阻兵。
故园同此夕,长望一沾缨。
过雨得清夜,月明惟水声。
叶光知露陨,兰馥赖风清。
天地未悔祸,豺狼犹阻兵。
故园同此夕,长望一沾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月夜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情愫。开篇“过雨得清夜,月明惟水声”,诗人在经历一场雨后,享受到了一个清新而宁静的夜晚。月光洒满大地,只有潺潺的水声伴随着夜的深沉,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着“叶光知露陨,兰馥赖风清”,诗人细致地观察到树叶在月光下的光泽是由露水所映照,而兰花之香则是依靠清风来传递。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小变化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
但是,诗人的心境并不完全是平静的。"天地未悔祸,豺狼犹阻兵" 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忧虑和不安。尽管外在的环境已经清净,但天灾人祸并未消除,战争的阴影依旧存在。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担忧。
最后,“故园同此夕,长望一沾缨”,诗人的思绪飞扬,回到了遥远的故乡。即便是身在异地,心中却仍与那个熟悉的地方相连,通过对夜空的长久凝视来寻找那份精神上的慰藉。这不仅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家园和平静生活的深切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它既有对宁静夜晚的欣赏,又有对乱世忧虑的心声,更有对故土家园的无限留恋。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立体而丰富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