偪仄幽栖处,衰迟鹤瘦翁。
伏经嗟有授,莱綵念何穷。
松映远林月,竹摇清昼风。
惟应旧山景,长与老怀同。
偪仄幽栖处,衰迟鹤瘦翁。
伏经嗟有授,莱綵念何穷。
松映远林月,竹摇清昼风。
惟应旧山景,长与老怀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隐士在病中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环境。首句“偪仄幽栖处”点明了隐士所居之地的狭小与幽静,暗示了其生活的简朴与远离尘嚣。接着,“衰迟鹤瘦翁”一句以鹤喻人,形象地描绘出隐士因年老而显得消瘦的形象,同时也暗含了对隐士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伏经嗟有授,莱綵念何穷”两句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感慨以及对孝道的深思。“伏经”指伏案读书,“嗟有授”则表达了对知识传授的感激之情;“莱綵”是古代孝子的故事,此处借以表达对孝行的怀念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重视。
“松映远林月,竹摇清昼风”描绘了夜晚月光下松树与远处树林的景象,以及白日里竹林随风摇曳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象征着隐士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最后,“惟应旧山景,长与老怀同”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场景的怀念,以及这种怀念与当前心境的共鸣。这句话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体现了诗人虽身处病痛之中,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隐士在病痛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知识、孝道等主题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江光如空山在天,好风佳日散晴烟。
绿阴成盖厓树连,野桥杨柳亦娟娟。
担簦之子何促速,况有荷杖当我前。
茅堂独坐岂待客,或者傲兀忘流年。
又疑浣花溪上叟,索句未得掩两肘。
对树不语胡为然,将非得诗不得酒。
好客不来两何有,耐可有酒有客无诗篇。
出门谅不可,天地乌用我。
乃不使之老为农,耕种南山田。
陶公秫熟五十亩,往往为酒愁无钱。
不如两渔翁,静钓春江船。
有时掣得十尺鱼,紫鳞耀日锦色鲜。
卖鱼买酒自可醉,仰歌明月披蓑眠。
金陵美酒斗十千,老客抱瓮双桧边,长日渴吻流无涎。
六代江山眼中好,六帝池台没荒草。
五锦骢,嘶满道,归来辄向蓬莱岛。
蓬莱岛,海上仙,凝波倒影发正玄。
百年未信人能老,大笑长呼罗稚川。
《题稚川山水》【元·丁复】江光如空山在天,好风佳日散晴烟。绿阴成盖厓树连,野桥杨柳亦娟娟。担簦之子何促速,况有荷杖当我前。茅堂独坐岂待客,或者傲兀忘流年。又疑浣花溪上叟,索句未得掩两肘。对树不语胡为然,将非得诗不得酒。好客不来两何有,耐可有酒有客无诗篇。出门谅不可,天地乌用我。乃不使之老为农,耕种南山田。陶公秫熟五十亩,往往为酒愁无钱。不如两渔翁,静钓春江船。有时掣得十尺鱼,紫鳞耀日锦色鲜。卖鱼买酒自可醉,仰歌明月披蓑眠。金陵美酒斗十千,老客抱瓮双桧边,长日渴吻流无涎。六代江山眼中好,六帝池台没荒草。五锦骢,嘶满道,归来辄向蓬莱岛。蓬莱岛,海上仙,凝波倒影发正玄。百年未信人能老,大笑长呼罗稚川。
https://shici.929r.com/shici/xUQrWa.html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应先。
赐鲜徧及中珰第,荐熟谁开寝庙筵。
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
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筯金盘敢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