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书怀二首·其二》
《病中书怀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休将贫病拟袁安,雪未填门见亦难。

枫叶满山山色丽,鹤翎投树树声寒。

清溪老我听潮上,白眼看人到夕残。

道者孤怀浑似雪,天风一夜响琅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自然之美。

首联“休将贫病拟袁安,雪未填门见亦难”,以袁安雪中困居的典故起笔,暗示诗人虽处困境,却不愿自比贫病交加的古人,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接着“雪未填门见亦难”则点明了环境的恶劣,雪尚未完全覆盖门户,可见外界之艰难。

颔联“枫叶满山山色丽,鹤翎投树树声寒”,转而描写自然景色。枫叶满山,色彩斑斓,展现出山色的美丽;而鹤翎投落于树间,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通过“树声寒”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颈联“清溪老我听潮上,白眼看人到夕残”,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超脱。在清溪边,诗人独自倾听潮水的声音,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白眼看人”则体现了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即使到了日暮时分,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独立。

尾联“道者孤怀浑似雪,天风一夜响琅玕”收束全诗,以“道者”自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如同雪一般无瑕。一夜的天风吹过,琅玕(一种竹子)发出声响,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在困境中的坚持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与困境时的超然态度和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宿向阳寺

但使忘人世,居山何必深。

断云栖破衲,积雪老禅心。

客去门仍掩,窗空月每侵。

病夫怯登陟,只此易相寻。

(0)

仲冬末忽大暖数日冰雪尽化

三冬刚踰半,春气变寒林。

但觉人禽悦,谁知天地心。

崖悬疑泻瀑,檐溜似长霖。

自入深山里,应沾帝泽深。

(0)

岁暮同阿字得寒字四首·其四

抖搜十年恨,全倾大海宽。

看人忙不了,于我竟无干。

爆竹何曾响,蠹鱼依旧寒。

春风迟亦到,且莫发长叹。

(0)

和栖贤山居韵·其十九

怀人几千里,每夜过三更。

拥毳时同坐,沿阶又独行。

不堪鸭绿色,常作虎溪声。

更有关心处,飞云枕上生。

(0)

和栖贤山居韵·其十五

展卷旧相识,全非此日人。

明明千古意,寂寂一孤身。

到死终无二,平生只是真。

最怜初睡熟,又度大榕津。

(0)

读李氏遗书二首·其二

举世令人闷,斯人以死争。

开眸沧海窄,点笔老天惊。

佛祖无酸气,英雄有至情。

遗书今尚在,再拜李先生。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