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有巧斗心,畜此巧斗禽。
搏击无迅节,爪觜自相侵。
胡能知远人,角胜合百金。
凤皇安在哉,徒此望丹岑。
俗有巧斗心,畜此巧斗禽。
搏击无迅节,爪觜自相侵。
胡能知远人,角胜合百金。
凤皇安在哉,徒此望丹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韩持国邀赋斗山鹊》。诗中以斗山鹊为题材,通过描绘雀鸟之间的争斗,寓言了世俗中人们互相竞争的现象。"俗有巧斗心,畜此巧斗禽"两句,揭示了人们内心的机巧与对斗争的热衷,如同驯养这些善于争斗的鸟儿一样。"搏击无迅节,爪觜自相侵"描绘了雀鸟争斗的过程,尽管节奏不快,但彼此间的攻击毫不留情。
诗人进一步借题发挥,提出"胡能知远人,角胜合百金",暗示人们在争夺中往往忽视了对真正价值的理解,如同斗雀之于远方的人,价值并不在于争斗本身,而是应当追求更高远的目标。最后两句"凤皇安在哉,徒此望丹岑"以凤凰为象征,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理想境界的向往,而现实中人们却只能望着象征尊贵的丹岑(红色的山峰),感叹凤凰般的贤德已难觅踪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斗山鹊的场景,寓言了社会上争斗的现象,批评了人们过于追求表面的胜负,呼吁人们应有更高的追求和眼界。
年来羞把玉梅攀,万树争春我独顽。
只有颠狂无告诉,诗肠欲断酒肠宽。
提携当日忝忘年,曾向瑕丘独请前。
喜看玄云生素壁,恍疑后学厕先贤。
公游汗漫今何许,我病摧颓久自怜。
只有空山无岁月,倚天寒木但苍然。
竹外横枝老屈盘,冰壶遥夜玉窗寒。
两公明日江南路,雪后园林子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