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孙春吐一尺牙,紫锦包玉离泥沙。
金刀璀错截嫩节,铜驼不与大梁赊。
持寄韩郎绿蒲束,莫令卫女苦思家。
韩郎才调偏能赋,分饷唯思楚景差。
因之善谑诵淇澳,欲学报投无木瓜。
龙孙春吐一尺牙,紫锦包玉离泥沙。
金刀璀错截嫩节,铜驼不与大梁赊。
持寄韩郎绿蒲束,莫令卫女苦思家。
韩郎才调偏能赋,分饷唯思楚景差。
因之善谑诵淇澳,欲学报投无木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韩持国遗洛笋》,通过对春笋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韩持国赠送珍贵礼物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回赠的愿望。首句“龙孙春吐一尺牙”形象生动地写出春笋破土而出的生机盎然,比喻其生长迅速。次句“紫锦包玉离泥沙”则形容笋质洁白如玉,包裹在泥土中的样子宛如紫色锦缎,富有诗意。
“金刀璀错截嫩节”描绘了切割春笋的动作,金刀闪烁,显示出礼物的贵重。接下来,“铜驼不与大梁赊”以铜驼为喻,表达对韩郎馈赠的厚重之意,暗示这份礼物价值不菲。
诗人接着邀请韩郎将笋赠予自己,并希望他也能理解自己的心意,不必像卫女那样思念远方的家人。然后赞美韩郎才华横溢,能够像楚景般赋诗作答。最后两句“因之善谑诵淇澳,欲学报投无木瓜”,借用了《诗经·卫风·淇澳》的典故,表示将以诗歌作为回报,但又自谦地说没有实物可以相赠,如同《木瓜》诗中女子对男子的深情厚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春笋这一物象,传递出深厚的人情味和文人之间的互动乐趣。
厚味人所嗜,子独味于道。
味道夫如何,羲经日穷讨。
大而天地外,细则秋毫杪。
所遇各有味,咀嚼期了了。
至味不可言,惟应自知好。
非苦亦非甘,忘饥复忘饱。
澹泊养吾神,泰和沃吾抱。
长年味斯味,兀兀不知老。
掩卷坐忘言,见此庭前草。
晴光宿雨收,远色连天杳。
咄彼刍豢徒,胡为养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