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碧檀栾昼欲昏,半依城市半依村。
直从仙佛争山水,能使文章护子孙。
似续已流三世泽,声名长驾五侯门。
清才分合邀清福,我愿天池洗钝根。
一碧檀栾昼欲昏,半依城市半依村。
直从仙佛争山水,能使文章护子孙。
似续已流三世泽,声名长驾五侯门。
清才分合邀清福,我愿天池洗钝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园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景致与人文气息的和谐交融。首句“一碧檀栾昼欲昏”以“一碧”形容园林的绿意盎然,仿佛在白天即将过渡到黄昏时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半依城市半依村”则点明了园林的位置,既贴近繁华的都市,又邻近宁静的乡村,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园林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接下来,“直从仙佛争山水,能使文章护子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水赋予了仙佛般的灵性,它们在争奇斗艳,同时也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能够守护后人的精神世界。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寄托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似续已流三世泽,声名长驾五侯门”则进一步阐述了园林的历史底蕴和影响力,它仿佛是家族荣耀的延续,声名远播,甚至能与显赫的贵族家庭相提并论。这里不仅赞扬了园林的名声,也暗含了对家族荣耀和文化传承的敬仰。
最后,“清才分合邀清福,我愿天池洗钝根”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与福气的追求,以及对提升自我、净化心灵的愿望。他希望自己的才能能够得到清福的眷顾,同时渴望像天池一样洗涤内心的尘垢,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园林之美,寓言般地传达了对自然、文化、家族荣耀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哲思。
旅病情先恶,愁眠梦更惊。
犬须终夕吠,月到五更明。
未解波头意,偏来枕底声。
平生厌行路,投老正追程。
数店疏仍密,千峰整复斜。
冰痕犹带浪,霜草自成花。
录录堪朝列,星星已鬓华。
帝城万事好,得似早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