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经人意晚,醉色洽秋霜。
久不同僧话,安知制象狂。
六经皆注脚,一品自名香。
老我澄湖得,天清上画航。
花经人意晚,醉色洽秋霜。
久不同僧话,安知制象狂。
六经皆注脚,一品自名香。
老我澄湖得,天清上画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日里聚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首句“花经人意晚”,以花喻人,暗示聚会的时间已晚,却依然充满生机与情趣。接着,“醉色洽秋霜”一句,将聚会的氛围比作秋霜中的醉人色彩,既渲染了聚会的热烈气氛,也暗含了时光流逝的感慨。
“久不同僧话,安知制象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侣智慧的敬仰和对生活哲理的追求。在长时间的交谈中,诗人或许能从僧侣的话语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而“制象狂”则可能是指僧侣对于佛法的执着追求,或是对世间现象的独特见解。
“六经皆注脚,一品自名香”揭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他认为,六经(儒家经典)不过是解读世界的注脚,而真正的智慧和价值在于个人的体验与感悟,如同香品一般,独一无二,自成一格。
最后,“老我澄湖得,天清上画航”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澄澈的湖水旁,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仿佛置身于一幅清新的画卷之中,享受着自然与心灵的双重洗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文化传统的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澄澄春波深,中有鲂与鲤。
无人收潜隐,好生得吾子。
投竿坐孤石,尽日倦未起。
既失常若惊,有逢忽然喜。
子心岂残物,子道岂娱己。
人谁辨子意,我请尽其理。
垂钓须得鲜,治国须得贤。
所以不惮勤,岂在虾鱼间。
君子爱其君,讽谕以为先。
詹何臧丈人,古事皆已然。
谁将子之术,更诵吾君前。
四海无风涛,五年再相逢。
会合如此难,况我罹百凶。
悲端素填膺,触事泪满胸。
欲言不能语,岂知涕所从。
良久得仰视,恍忽如梦中。
非复平昔游,岂复平昔容。
危生若霜叶,懔懔待烈风。
不有亲戚欢,其如忧患攻。
破啼强为笑,意气徒衰翁。
慰尔友于情,急难义所隆。
楚子志方盛,筑台临章华。
度高累百寻,计产逾万家。
参差蔽日月,焕烂生烟霞。
侍酒皆列侯,佐欢尽名娃。
嬉游未云乐,荆棘纷已芽。
奈何竭民力,用此为盗誇。
蔓草匿颓基,长风卷飞沙。
废兴若纠缠,故老犹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