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学许公挽诗·其一》
《龙学许公挽诗·其一》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粹德山藏玉,高标木秀林。

三朝侍枫禁,列郡憩棠阴。

文翰家声在,规模国计深。

盖棺头正黑,空负济时心。

(0)
翻译
纯洁的美德如山中藏玉,高尚的品格使树木在林中出众。
我在三个朝代侍奉枫宸宫,遍历各郡也在棠荫下休憩。
家族的文学传统犹在,治国方略深远影响国家大计。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我仍保持清廉,遗憾未能实现济世救民的愿望。
注释
粹德:纯洁的美德。
山藏玉:比喻美德深藏不露。
高标:高尚的品格。
木秀林:树木在林中出众。
三朝:三个朝代。
枫禁:枫宸宫,古代皇宫。
列郡:遍历各郡。
憩棠阴:在棠树荫下休息。
文翰:文学和书法。
家声:家族声誉。
规模:规划和规模。
国计:国家大计。
盖棺:临终。
头正黑:指品行端正。
空负:白白辜负。
济时:救济时局。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弥逊所作,名为《龙学许公挽诗(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逝去时代的怀念和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

首句“粹德山藏玉,高标木秀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其中“粹德山”可能是虚指某一山名,而非具体的地理名称。这里的“玉”和“林”都是吉祥之物,“粹德山”藏有美玉,意味着内在的品德高尚;而“高标木秀林”则形容树木挺拔如林,象征着气节不凡。

次句“三朝侍枫禁,列郡憩棠阴”中的“三朝”通常指代三代帝王,即夏、商、周之意,或可理解为长时间的服务。这里的“侍枫禁”和“列郡憩棠阴”则是在形容古人忠诚守职,宦官执掌封疆,如同森严的林木。

第三句“文翰家声在,规模国计深”中的“文翰”指的是文学与书法的才能,而“家声在”表明此才华横溢,家族之中有着不凡的文化积淀。"规模国计深"则显示出对国家大计和治理方略的深刻理解。

末句“盖棺头正黑,空负济时心”中的“盖棺头正黑”形容的是古代官员戴的帽子如同乌黑色的棺木,象征着重大的责任和职责。而“空负济时心”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的关怀与无力回天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古人品德和才能的赞颂,流露出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政治局势的深切忧虑。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三割股·其三

三割股,为夫苦。负疾如丘山,妾无疾心腐。

天乎不可堕,姑何抚,娇儿何怙妾不苦。

三割股,天乎不可堕。

(0)

斑竹冈

绿云遥遥对苍梧,湘妃夜啼烟一隅。

山鬼环瞰群灵趋,此土无情送沩虞。

此土有情生箖笯,飞珠洒屑斑模糊。

点倍万点株万株,哀怨未绝年年苏。

天荒地老泪不枯,夜月照以姮娥孤。

楚山楚水空踟蹰,西望春风亦长吁,杜鹃之血来夔巫。

(0)

寄黎二樵

书来读罢更销魂,双袖频揩泪眼昏。

怪底经年成阔绝,可怜垂死幸生存。

山中著作应千古,海内交游孰并论。

我付相思与无忌,殷勤重访百花村。

(0)

闻笛

美人凭画阁,玉笛弄高秋。

一片中天月,清光若为留。

我情亦何遣,归梦渺难求。

消息经年断,征途阻且修。

(0)

送人南游次洵可兄韵

君游卑湿地,寒暑慎衣裳。

今日聊同醉,明朝即异乡。

马行函谷月,舟度洞庭霜。

万里离群恨,应从别后长。

(0)

秋日归里口号

蟹紫菱青北雁飞,劳肩甫息去征衣。

褰帷病妇看悲喜,扶杖慈亲询瘦肥。

本有一瓢曲肱好,并无五斗折腰非。

从今若许逃羁绁,秋水柴门傍钓矶。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