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孤山道院》
《秋日孤山道院》全文
宋 / 周文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孤山有何好,脩竹隐楼居。

人在秋云杪,香凝午醮馀。

芳林多落果,灵沼少惊鱼。

归棹闻歌咏,犹如学步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shāndàoyuàn
sòng / zhōuwén

shānyǒuhǎoxiūzhúyǐnlóu

rénzàiqiūyúnmiǎoxiāngníngjiào

fānglínduōluòguǒlíngzhǎoshǎojīng

guīzhàowényǒngyóuxué

翻译
孤山有什么好?只是修竹环绕着楼阁。
人在秋天的云层之上,香气凝聚在午后的祭祀之后。
茂密的树林里常有果实落下,清澈的池塘里少有鱼儿受惊。
归来的船儿听到歌声,就像在虚无缥缈的仙境中漫步。
注释
孤山:指代一个偏远或宁静的山峰。
脩竹:长而修直的竹子,象征高雅清幽。
楼居:楼上的住所,可能指僧人或隐士的居所。
秋云杪:秋天的云层顶端,形容高远之境。
午醮:中午举行的宗教仪式。
芳林:香气四溢的树林。
灵沼:神圣或清净的池塘。
惊鱼:被突然的动作或声音吓到的鱼。
归棹:归航的船只。
学步虚:比喻在空灵的境界中行走,如道教中的仙人轻盈地踏步。
鉴赏

这首宋诗《秋日孤山道院》是周文璞所作,描绘了孤山道院的宁静与清幽。诗人首先赞叹孤山的美,尤其是那里的修竹和楼阁,给人以隐逸之感。他笔下的画面生动,人仿佛在秋云之上,暗示着超凡脱俗的意境。

“香凝午醮馀”一句,通过午后的焚香袅袅,展现了道院僧侣们的日常修行,增添了神秘与静谧的气息。接下来,诗人观察到树林中果实累累,象征着自然的丰饶,而湖面则少有惊扰,鱼儿悠然自得,进一步渲染出道院的和谐与安宁。

最后,诗人乘舟离去时,还能听到道院内传出的歌声和诵经声,如同在虚空中漫步,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想象。整首诗以孤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

作者介绍
周文璞

周文璞
朝代:宋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昔游

小旗短棹西池上,青杏煮酒寒食头。

绿杨阴里穿小巷,闹花深处藏高楼。

紫丝络马客欲起,锦袖挽衣人相留。

逢春倚醉不自醒,明朝始对春风羞。

(0)

怀顾子惇

托身事权门,譬如狎彫虎。

喂之得其欲,弭首乃无怒。

苟或咈其心,腾爪必伤汝。

权门爱曲从,破壳出毛羽。

一语不相酬,随手覆尘土。

祸福非不明,焦烂犹奔赴。

耸动会稽山,山前有直路。

铸金不作钩,断木宁为矩。

终岁守衡茅,藜藿甘辛苦。

(0)

淮西道中

夹道柳梢长,竹桥风影凉。

行人残照里,归路白云旁。

泉浅带土味,岩深闻草香。

到家花已尽,杏颊拥枝黄。

(0)

水馆

绕舍清流淙碧玉,尘怀开阔洒然醒。

窗棂风入秋气活,桥脚倒撑天面青。

露湿风标红芰老,雨生鳞甲伏龙腥。

将书借取琴高鲤,从此横骑入杳冥。

(0)

梅花

梅爱山傍水际栽,非因弱柳近章台。

重重叶叶花依旧,岁岁年年客又来。

(0)

祈雨

平地三尺雨,农家三尺金。

我愿此雨力,生穗长如林。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