筀笋剪龙须,山茶烹雀舌。
款客话家私,各打乡谈说。闽蜀同风,浙音迥别。
老倒芝峰耳重听,子规声诉三更月。
筀笋剪龙须,山茶烹雀舌。
款客话家私,各打乡谈说。闽蜀同风,浙音迥别。
老倒芝峰耳重听,子规声诉三更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以精细的比喻形容春笋如龙须般嫩脆,山茶则以其珍贵的品质——雀舌般的茶叶烹煮,待客热情。在轻松的家庭聚会中,乡亲们用各自方言交流,展现了地方风情的多样性和亲切感。
"闽蜀同风"暗示了福建和四川虽然地理位置不同,但风俗习惯相似;而"浙音迥别"则强调了浙江方言的独特性。接下来,诗人通过"老倒芝峰耳重听",形象地描述了老年人听力衰退的状态,而子规鸟的啼声在"三更月"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凄凉,增添了夜晚的寂静和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寓含了岁月流转与人生况味的感慨。
近水人家,弄晴天气,清明恰是来朝。
晓莺无赖,唤我驿边桥。
多少归宁溪女,花枝飐、香粉轻飘。
疏篱畔,兰芽杏蕊,开到十分娇。垂髫。
刚十五,新声解唱,渌水红么。
忆少年同学,半插华貂。
我向江村潦倒,新年恨、比旧还饶。
秋千社,东风搅碎,戏鼓赛神箫。
一枝低亚晚妆台,吸露沁兰胎。
李花柳絮都难似,染梨云、一色新裁。
白粉墙边,水明楼上,动窃玉情怀。
累累银粟费安排,争趁月中开。
曾经打就心头结,相看处、脉脉疑猜。
记得重门,和他小摘,此事十年来。
摩空决起,此事偶然耳。材最小,风偏利。
轻狂应有恨,浩荡凭谁致。
须记取,青春牢把长绳繫。
已自飞腾遂,也算云霄器。莫浪语,休私喜。
送来天上便,望向城头悸。
真险著,老夫只合街头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