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元吾党,前贤亦故乡。
春秋存俎豆,日月望宫墙。
血食堪千载,精灵自一堂。
唯应杨伯起,秦晋郁相望。
小子元吾党,前贤亦故乡。
春秋存俎豆,日月望宫墙。
血食堪千载,精灵自一堂。
唯应杨伯起,秦晋郁相望。
这首挽章以深沉的情感和庄重的笔触,悼念了刘太保文安公,同时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与怀念。诗中提到“小子元吾党”,既点出了刘太保与诗人的关系,也暗含了对后辈学习先贤精神的期许。接着,“前贤亦故乡”一句,将刘太保与历史上的贤人并列,强调了其在文化血脉中的重要地位。
“春秋存俎豆,日月望宫墙”描绘了刘太保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如同春秋时期的祭祀仪式,以及日月般照耀着学府的宫墙,象征其思想与贡献的永恒价值。而“血食堪千载,精灵自一堂”则进一步强调了刘太保的精神遗产将被后世铭记,其灵魂将在特定的殿堂中得到永生。
最后,“唯应杨伯起,秦晋郁相望”以杨伯起(杨震)为例,表达了对刘太保与古代贤者的共同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刘太保在道德与学问上与杨伯起等先贤的相似之处,其影响深远,如同秦晋之地的山川一样,令人景仰。
整体而言,这首挽章不仅是对刘太保个人的哀悼,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先贤的崇敬与传承精神的颂扬。
软沙挟径草微微,画堂甲帐光流离。
堂外花骢玛瑙羁,传呼直到黄金墀。
黄金墀下班如剪,苍槐不动蟠蛟螭。
出门胆落金吾将,归去泣走铜山儿。
河龙供鲤桂为醑,御厨珍送丝络垂。
乾坤整顿万事了,蹴踏四海乘丹梯。
丈夫生时重意气,胡为到处潜伤悲。
乡里小儿狐白腋,五陵豪客颠倒衣。
酒酣耳热歌浩荡,挥斥八极隘九围。
投戈却日日不住,焚膏尚卜升朝曦。
君看博浪沙中客,圯下偷生天地窄。
相期要看后五日,路逢莫问前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