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畴绿麦已芊绵,都道春膏胜往年。
野老相将修耒耜,未交寒食便耕田。
盈畴绿麦已芊绵,都道春膏胜往年。
野老相将修耒耜,未交寒食便耕田。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农忙的景象,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农事的繁忙。诗人以“盈畴绿麦已芊绵”开篇,生动地展现了田野上绿意盎然、麦苗茁壮生长的景象,暗示了一年中最为生机勃勃的时节已经到来。接着,“都道春膏胜往年”,通过村民们的口吻,表达了对今年春雨充沛、土壤肥沃的赞美,预示着丰收有望。
后两句“野老相将修耒耜,未交寒食便耕田”,进一步描绘了农人们忙碌的身影。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或两天)还未正式到来之际,老农们就已经开始修理农具,准备下田劳作。这不仅体现了农民们勤劳朴实的品质,也反映了他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诗中充满了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十年来人委靡,如今劲节似秋横。
三条鲠亮为时重,一叶翩翾去国轻。
莘老不还司谏职,廖公应显出台名。
遐冲尚赖精神折,未许林泉得隐声。
湖波涨新绿,环绕越王山。
棠斋清昼馀暇,赢得静中观。
四面屏围碧玉,十里障开云锦,冰鉴倒晴澜。
目送孤鸿远,心与白鸥闲。隘游人,喧鼓吹,杂歌欢。
晓天澄霁,花羞柳妒怯春寒。
好在风光满眼,只恐阳春有脚,催诏下天关。
剩写鹅溪幅,归去凤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