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更漏子·其五》
《更漏子·其五》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词  词牌: 更漏子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0)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
又名“付金钗”“独倚楼”“翻翠袖”“无漏子”。
双调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两平韵,后片三仄韵,两平韵。
角声:号角之声。
角,古乐器名。
岛烟昏:谓水中洲岛夜雾朦胧。
京口:今江苏镇江。
鄂本、汤本均作“西陵”。
度:雪本作“渡”,误。
玉绳:星名,北斗第五星(玉衡)的北边两星。
张衡《西京赋》:“上飞闼而仰眺,正睹瑶光与玉绳。

翻译
背倚江边楼阁,面对海上新月,听城头角号声呜咽。长堤在柳的舞姿中轻轻摇动,小岛在暮烟里渐渐隐没,两行雁群纷飞似离别。
在那京口渡头,他的归帆已上路,正是花落春暮的时候。守着燃尽的银烛,看天边渐渐低垂的北斗,听村落一声鸡鸣似把晨曲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秋夜景的画面,通过对月色、声响、植物动态和鸟类飞行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艺术风格。

“背江楼,临海月”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超脱世俗、面对大自然的境界。江边的楼阁不仅是空间位置,也象征着一种隔绝尘嚣的心灵状态。而“城上角声呜咽”则传递出一种哀婉动听的声音,可能是军中号角或是某种乐器的声音,这声音在夜晚的空气中显得尤为凄凉。

“堤柳动,岛烟昏”两句继续描绘自然景象。堤岸边的柳树随风摇曳,而远处岛屿上的烟雾朦胧,这些细节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忧愁。

“两行征雁分”则是对秋季常见景象的描绘,即大雁成群南飞,形成一行或数行。这里的“两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或者某种理想的渴望和追寻。

接下来的“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几句,则描绘了一种旅途归家的场景。京口之路,船帆将启航,这不仅是一个实际的地理转移,也象征着心灵的某种超越和到达。

最后,“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则是对夜深人静后的描写。银烛即蜡烛,玉绳可能指的是窗上的丝绦,这里暗示了时间已经很晚。而“一声村落鸡”的啼叫,则打破了夜的宁静,也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精美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感受,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的抒情之作。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晚兴

斸芋挑蔬自煮羹,雪檐收滴暮寒生。

不嫌终日无来客,时听荒园斲木声。

(0)

偶读陈无己芍药诗云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盖晚年所作也为之绝倒戏作小诗

少年妄想已痴绝,镜里何堪白发生。

纵有倾城何预汝,可怜元未解人情。

(0)

致爽轩

黄尘赤日汗沾裾,竹里煎茶喜有馀。

堪笑放翁穷意巧,就君池馆读君书。

(0)

夏日四首·其二

新辟虚堂痛扫除,萧然终日屏僮奴。

此间恐是维摩室,除却藜床一物无。

(0)

秋兴十二首·其五

莫笑门庭草棘荒,也能随事答年光。

半瓶野店沽醇碧,一畚邻园饷矮黄。

(0)

秋兴五首·其二

功名不垂世,富贵但堪伤。

底事杜陵老,时时矜省郎。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