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山郁律神仙宅,三十六峰雷雨隔。
碧城栏槛偃双旌,笑挹浮丘为坐客。
岩扉无锁昼长开,紫云明灭多楼台。
云中仙驭参差是,肯为使君乘兴来。
西昆巉绝不可至,东望蓬莱愁弱水。
谁知芳草遍天涯,玉京只在珠帘底。
他年麟阁上清空,却访旧游寻赤松。
我亦从公负丹鼎,来斸砂床汲汤井。
黟山郁律神仙宅,三十六峰雷雨隔。
碧城栏槛偃双旌,笑挹浮丘为坐客。
岩扉无锁昼长开,紫云明灭多楼台。
云中仙驭参差是,肯为使君乘兴来。
西昆巉绝不可至,东望蓬莱愁弱水。
谁知芳草遍天涯,玉京只在珠帘底。
他年麟阁上清空,却访旧游寻赤松。
我亦从公负丹鼎,来斸砂床汲汤井。
这首诗描绘了黟山(今黄山)的仙境景象,以浮丘亭为中心,展现了山中仙家之宅的神秘与超凡。首句“黟山郁律神仙宅”点出山势峻峭,仿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接下来的“三十六峰雷雨隔”进一步强调其深邃与隔绝尘世的氛围。
诗人乘坐华贵的车驾,来到碧城栏槛旁,邀请浮丘仙人为座上宾,显示出他对仙道的向往和对高人雅士的敬仰。山中的岩扉常常敞开,白云缭绕,楼台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色彩。“云中仙驭参差是”暗示着仙人出没的踪迹,而“肯为使君乘兴来”则表达了诗人期待与仙人邂逅的期盼。
诗人感叹西昆(可能指黄山某险峻之地)难以到达,遥望蓬莱仙境,又为弱水所阻,流露出对仙境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然而,他坚信芳草天涯,玉京(仙境)其实近在眼前,就在珠帘之后,寓意着内心的追求和对理想世界的执着。
最后两句展望未来,诗人期待有朝一日能位列麟阁(功名显赫),再回访此地寻找仙踪,甚至自己也愿意追随仙道,带着丹鼎,过着采药汲泉的生活。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春去多时,换金堤旧影,风媚烟姝。
低徊阅人倦眼,残梦模糊。
灵和咫尺,问前尘、天路今殊。
空剩取、长条管领,盘雕跃马平芜。
沈醉软红梦醒,斗舞腰歌扇,解妒欢娱。
西风玉关夜度,尘暗铜铺。
宫鸦背冷,比台城、残照何如。
眠起事、东君觑惯,等閒芳槛休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