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落花天地,鸢飞鱼跃襟怀。此身死处便堪埋。
我是乐天一派。转劫生防地狱。皈宗愿向天台。
归途大抵即来途。绝妙连环都解。
流水落花天地,鸢飞鱼跃襟怀。此身死处便堪埋。
我是乐天一派。转劫生防地狱。皈宗愿向天台。
归途大抵即来途。绝妙连环都解。
这首《西江月》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其内容深邃,情感丰富,展现出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思考。
首句“流水落花天地”,以流水和落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天地则代表广阔无垠的世界,暗示着个体生命在宇宙中的渺小与短暂。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鸢飞鱼跃襟怀”一句,通过鸢(鹰)的高飞和鱼的游动,展现了自由自在的生命状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这里将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的内心情感相联系,寓意着人应像自然界的生灵一样,自由地生活,不受束缚。
“此身死处便堪埋”则直接点明了生死的主题,表达了对死亡的坦然接受,认为死亡不过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无需过分恐惧或悲伤。
“我是乐天一派”表明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生死,也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乐于接受生活的各种变化。
“转劫生防地狱”体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诗人提醒自己在轮回转世的过程中要谨慎行事,以免落入地狱之苦,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皈宗愿向天台”表达了诗人希望归依佛教,向天台山(佛教圣地之一)寻求精神的寄托和解脱,体现了对宗教信仰的追求。
“归途大抵即来途”意味着人生的归途与来路是相同的,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轮回,强调了生命过程的连续性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绝妙连环都解”则是对前文所有思考的总结,表示诗人已经理解并领悟了生命、自然与宗教之间的深刻联系,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西江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结合佛教思想,探讨了生命、死亡、自由、道德、宗教信仰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