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莺》
《莺》全文
宋 / 石延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何处传新哢,间关出建章。

至清无奈玉,更巧莫如簧。

谷口凄寒甚,花阴淑景长。

上林栖处稳,慎勿近雕梁。

(0)
翻译
何处传来新生鸟鸣声,曲折穿过建章宫?
最纯净的声音莫过于玉,再巧妙不过的是笙簧。
山谷口格外凄冷,花荫下却有长久的和煦阳光。
在上林栖息的地方安稳,切记不要靠近那雕梁画栋。
注释
何处:哪里。
哢:鸟鸣声。
建章:汉代宫殿名。
至清:极尽清澈。
无奈:无法相比。
玉:比喻声音清脆。
簧:笙或簧片,古代乐器。
谷口:山谷入口。
凄寒:寒冷凄凉。
淑景:美好的景色。
上林:皇家园林。
栖处:栖息之地。
雕梁:装饰华丽的屋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感慨。诗人通过精细的观察,将自然之声、色彩与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

“何处传新哢,间关出建章。”诗以一个疑问开始,探寻着春日里新生的啼鸣声源自何方。接着,“间关”两字巧妙地将听觉与视觉结合,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清脆的鸟鸣穿过层林叠嶂的效果。而“出建章”则是对这种声音进行了艺术加工,彷彿在诉说着某种美好的事物即将展现。

“至清无奈玉,更巧莫如簧。”这里诗人通过比较,用“至清”的玉比喻春日的清新,而“更巧”则是对簧(一种古代乐器)的赞美,表达了对这种声音之精致与细腻的欣赏。

“谷口凄寒甚,花阴淑景长。”诗人转而描绘了一幅春日的景象,“谷口”、“凄寒”显示出春天仍有寒意,而“花阴”、“淑景”则展现了春色温暖的一面。这里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季节交替时自然界复杂的情趣。

“上林栖处稳,慎勿近雕梁。”最后两句诗人提醒人们要在高处寻找安稳之地,同时警告不要接近过于华丽但可能危险的高大建筑。这不仅是对生活环境的建议,也可以解读为对精神追求的一种提醒。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精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石延年

石延年
朝代:宋   字:曼卿   籍贯:原籍幽州(今北京市一带)   生辰:994~1041

石延年(994年~1041年),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字曼卿,一字安仁,南京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石延年早年屡试不中,宋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石延年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四日,石延年卒于京师开封,年四十八岁。石曼卿尤工诗,善书法,著有《石曼卿诗集》传世。
猜你喜欢

闻阁试题为兰亭修禊图效作二首·其二

石榻谁知定武讹,绽纹犹识旧宣和。

凭君莫话冬青树,添得青山泪许多。

(0)

岘首山观羊叔子堕泪碑

欲知叔子恩多少,但看龟趺碧浅深。

铜雀台中歌舞妓,那能挥泪到如今。

(0)

侍家大人游太和发郡城偕游者僧宝方冷云尹生也·其二

全家都爱踏云烟,过去青山香火缘。

扶著白头拜真武,被人呼户地行仙。

(0)

十二月十八日至蕲阳舍舟从兴国走咸宁道出金牛镇山路如刀脊飞雪浸肤舆人艰窘几不能步然千峰缀雪或如鸦鵛或如积琼亦行役之一快也道中随事口占遂得十六绝句·其十

千山照平湖,城在湖波上。

前途一发行,斜绕屏风嶂。

(0)

即事时京使至

朔霰泠泠打角巾,客途那得更长贫。

百钱买看双双女,一日刺投数主人。

白酒澄来如雪水,青袍当去得霜鳞。

端居忽谩逢京使,怕说东华十丈尘。

(0)

王太古令郎有父风即赋

空阶长日绿苔封,一望江烟翠色重。

陶令无儿间纸笔,庞公有子识机锋。

窗前慈竹分新种,雪复山鸡觅旧踪。

总角未除髭未长,因君自笑老龙钟。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