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天上帝王宫,入觐仙人驾海风。
宵仗引从黄道外,晓班环在紫垣中。
驼鸣毡帐沙光白,龙挟金舆宝气红。
万里冬寒须自卫,酪杯酥碗莫令空。
九重天上帝王宫,入觐仙人驾海风。
宵仗引从黄道外,晓班环在紫垣中。
驼鸣毡帐沙光白,龙挟金舆宝气红。
万里冬寒须自卫,酪杯酥碗莫令空。
这首诗描绘了帝王宫殿的庄严与神圣,以及仙人驾风入觐的奇幻景象。开篇“九重天上帝王宫”便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紧接着“入觐仙人驾海风”则将仙人的形象刻画得飘渺而神秘。通过“宵仗引从黄道外,晓班环在紫垣中”,诗人细腻地描绘了仙人在夜间的行进与清晨的朝拜场景,黄道与紫垣的运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含着对天地秩序的尊崇。
“驼鸣毡帐沙光白,龙挟金舆宝气红”两句,将两种截然不同的交通工具——驼与龙,置于沙漠与宫廷的背景下,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边疆与京城的不同风貌,也暗示了权力与财富的象征意义。驼的白色与龙的红色,色彩对比强烈,更添画面的生动与丰富性。
“万里冬寒须自卫,酪杯酥碗莫令空”则是对远行者的关怀与祝福,提醒于鍊师在长途跋涉中注意保暖,并表达了对旅途中的饮食供应的关切。这种人文关怀与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整体而言,此诗以瑰丽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幅既具神话色彩又富含现实关怀的画面,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人间温情的体恤。
十年禅榻畔,风雨扬茶烟。
跳丸日月,未甘白发困尧天。
江左风流才子,要伴江湖张翰,同泛洛阳船。
酌酒情无尽,海燕绕船竿。逼人来,功业事,不教闲。
男儿三十,定当谈笑在堂间。
老子婆娑贫态,闭户长须赤脚,他日要分残。
禹浪桃花影,归棹正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