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意苍苍晓不难,罚令狂士受饥寒。
春风纵好惟贪坐,夜月虽明亦懒看。
杜老却因贫得句,陶潜非为拙辞官。
世情一味嫌清淡,多刈幽兰种牡丹。
此意苍苍晓不难,罚令狂士受饥寒。
春风纵好惟贪坐,夜月虽明亦懒看。
杜老却因贫得句,陶潜非为拙辞官。
世情一味嫌清淡,多刈幽兰种牡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黻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世态的不满和自我情感的抒发。首句“此意苍苍晓不难”表达了一种深沉而又明显的情感或思想,不需要过多解释即可明白。这通常是指诗人内心的苦闷或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罚令狂士受饥寒”则是说那些个性桀骜不羁、不愿意迎合世俗的人,往往因为这种特立独行而遭受饥饿和寒冷的煎熬。这里的“罚令”暗含着社会对异类人物的压迫。
接下来的两句“春风纵好惟贪坐,夜月虽明亦懒看”,则流露出诗人对外界美好的漠视态度。即便是在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的时节,也不愿意去积极享受或者观赏;甚至在清澈的夜晚,看着皎洁的月亮也不愿意抬头欣赏。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
“杜老却因贫得句,陶潜非为拙辞官”两位都是古代文学巨匠。杜甫因为贫穷而更加执着于诗歌创作;陶渊明则是因为性格中的拙直而不愿意去做官。这两句通过对前贤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挚文学和个人品性的尊崇。
最后,“世情一味嫌清淡,多刈幽兰种牡丹”则是说社会上的人们往往嫌弃那些高洁而不求功名的品质,而更加推崇那些华丽、外强中干的东西。这里用“刈幽兰种牡丹”来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于名利的过分追求和对真正艺术与精神价值的忽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的批判态度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独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