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望远山送客归》
《赋得望远山送客归》全文
唐 / 无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遥山寒雨过,正向暮天横。

隐隐凌云出,苍苍与水平。

何时凝厚地,几处映孤城。

归客秋风里,回看伤别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àngyuǎnshānsòngguī
táng /

yáoshānhánguòzhèngxiàngtiānhéng
yǐnyǐnlíngyúnchūcāngcāngshuǐpíng

shínínghòuchùyìngchéng
guīqiūfēnghuíkànshāngbiéqíng

注释
遥山:远处的山。
寒雨:带有寒意的雨。
暮天:傍晚的天空。
横:横斜,延伸。
隐隐:隐约,模糊。
凌云:高出云层。
苍苍:深青色,形容山色深重。
水平:与水面齐平。
何时:什么时候。
凝厚地:凝聚在这厚重的大地上。
几处:多少地方。
映:映照。
孤城:孤独的城池。
归客:归乡的旅客。
秋风里:在秋风中。
回看:回头眺望。
伤别情:为离别的情景感到悲伤。
翻译
远处的山峦经寒雨洗礼,正在傍晚的天空中横斜。
山峰隐约高出云层,深青色的山与广阔的水面齐平。
何时它凝聚在这厚重的大地上,又在多少地方映照着孤独的城池。
秋风中的归客,回头眺望时,为离别的情景而感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来表达对离别之人的深情。"遥山寒雨过,正向暮天横"一句设定了一个秋末冬初的萧瑟场景,远处的山在阴冷的雨气中显得更加孤寂。"隐隐凌云出,苍苍与水平"则描绘了山势渐渐升高,直达云端,与天边接近,色彩呈现出一种深邃而又辽阔之感。

"何时凝厚地,几处映孤城"这两句诗中,"凝厚"表明大地的沉稳与坚实,而"几处映孤城"则让人联想到山城在秋风中的寂寞。这里的"几处"暗示了送别之人的踪迹,以及作者对其离去的追念。

最后两句"归客秋风里,回看伤别情"表达了送别时的情感体验,归途中的人在秋风中回首,那种伤感与别离之情汇聚成无尽的思绪。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作者内心复杂情感的流露。

整首诗通过山雨、云端、高低起伏的地势和孤城,以及秋风中的归客,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又带有哀伤的情怀。这样的景象与情感交织在一起,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作者送别时的无限惆怅。

作者介绍

无可
朝代:唐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猜你喜欢

还丹口诀

还丹篇,还丹篇,欲得黄芽先炬铅。

阳壬不去火中走,阴丙如何得作烟。

鸡抱卵兮日数足,母生子兮十月全。

但得坤来为屋宅,坤至何愁不作干?

伏吾此法在目前,违吾此法饶万年。

八石须向火中走,莫弄水饱费君钱。

还丹不是世难学,自是时人志不坚。

若明魏君歌十首,千回海水变桑田。

(0)

偈颂并序·其六十四

自从知始觉无明,一衲随缘祇么行。

被人骂辱无心诤,见说无为上拟争。

祇合守愚居暗室,又缘缁素要分明。

为报往来参学者,得师无意始无生。

(0)

偈颂并序·其十六

人若无心称道情,觑见无明道已明。

人能弘道道能显,道在人中人自宁。

(0)

赠泉州宏则和尚

莫怪我来偏礼足,萧宫无个似吾师。

(0)

僧问随色摩尼珠颂

摩尼不随色,色里勿摩尼。

摩尼与众色,不合不分离。

(0)

登升元阁赋诗·其二

莫教雷雨损基扃。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