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丹篇,还丹篇,欲得黄芽先炬铅。
阳壬不去火中走,阴丙如何得作烟。
鸡抱卵兮日数足,母生子兮十月全。
但得坤来为屋宅,坤至何愁不作干?
伏吾此法在目前,违吾此法饶万年。
八石须向火中走,莫弄水饱费君钱。
还丹不是世难学,自是时人志不坚。
若明魏君歌十首,千回海水变桑田。
还丹篇,还丹篇,欲得黄芽先炬铅。
阳壬不去火中走,阴丙如何得作烟。
鸡抱卵兮日数足,母生子兮十月全。
但得坤来为屋宅,坤至何愁不作干?
伏吾此法在目前,违吾此法饶万年。
八石须向火中走,莫弄水饱费君钱。
还丹不是世难学,自是时人志不坚。
若明魏君歌十首,千回海水变桑田。
这首诗《还丹篇》由元阳子在唐代所作,是一篇关于道家炼丹术的指导性诗歌。诗中以生动的比喻和寓言形式,阐述了炼制“黄芽”(即丹药)的过程与关键要素。
首先,“还丹篇,还丹篇,欲得黄芽先炬铅。”开篇点题,强调了炼制丹药的起点是从“铅”开始,需要通过“炬”(点燃)这一过程,引出后续的炼制步骤。
接着,“阳壬不去火中走,阴丙如何得作烟。”这里运用了阴阳五行的概念,说明在炼丹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阴阳之间的关系,阳气不能离开火焰,而阴气则要转化为烟雾,形象地描绘了炼丹时火焰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鸡抱卵兮日数足,母生子兮十月全。”这两句通过动物生育的自然现象,类比炼丹过程中的耐心与时间的重要性,暗示了炼制丹药需要持续的时间和恒心。
“但得坤来为屋宅,坤至何愁不作干?”进一步解释了在炼丹过程中,需要引入“坤”(代表大地、稳定、包容)作为容器或基础,以此来确保炼制过程的顺利进行。
“伏吾此法在目前,违吾此法饶万年。”强调了遵循正确方法的重要性,违背方法可能会导致长时间的努力白费。
“八石须向火中走,莫弄水饱费君钱。”提醒读者在炼丹过程中,应选择正确的材料并严格遵守操作流程,避免浪费时间和金钱。
最后,“还丹不是世难学,自是时人志不坚。”指出炼丹并非难以学习,而是人们往往缺乏坚持的决心和毅力。
“若明魏君歌十首,千回海水变桑田。”以魏伯阳的《参同契》为例,表明通过正确的指导和实践,可以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化,如同海水变为桑田一样,象征着炼丹成功后的巨大变化。
综上所述,《还丹篇》不仅是一首关于炼丹术的指导诗,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强调了坚持、耐心、正确方法的重要性。
天台峻极横海滨,金庭紫洞多真人。
先生舍道心照邻,上有羲轩为逸民。
玉韫深山珠在水,圆折如虹难自晦。
万乘知名欲见之,来谒西清频召对。
亭亭孤云本无心,琅琅仙骨时所钦。
牢让赐金兼好爵,俄辞尧阙复丘林。
事载缇紬诚可贵,迹寄烟霞愈无累。
还同麟凤遇皇明,暂出岩扃作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