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阳日寄伯兄守仪》
《重阳日寄伯兄守仪》全文
清 / 方仁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不插茱萸竟四年,又逢佳节异乡边。

吟身争与黄花瘦,壮志多消绿酒前。

圣世不忧行役苦,清时转为利名牵。

阿兄多病应行乐,得失须知总自然。

(0)
鉴赏

这首诗《重阳日寄伯兄守仪》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方仁渊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重阳佳节身处异乡,思念亲人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得失、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不插茱萸竟四年,又逢佳节异乡边”描绘了诗人连续四年未能在家乡过重阳节,今年再次在异乡度过的情景。茱萸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象征着驱邪避凶,诗人通过茱萸的缺失,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颔联“吟身争与黄花瘦,壮志多消绿酒前”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落寞。黄花指的是菊花,与重阳节紧密相关,诗人以“黄花瘦”象征自己的孤寂与衰老。同时,“壮志多消绿酒前”则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感慨,绿酒代表的是借酒浇愁,但愁绪难消。

颈联“圣世不忧行役苦,清时转为利名牵”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在“圣世”(即太平盛世)中,诗人不应担忧行役之苦,但在“清时”(清明的时代)里,人们却被名利所牵引,失去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尾联“阿兄多病应行乐,得失须知总自然”是对兄长的劝慰,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兄长多病,也应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对于人生的得与失,应以自然的态度看待,不必过分忧虑或自责。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也有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方仁渊
朝代:清

又名思梅,字耕霞,顾山人。幼好学,父母贫穷,借书苦读,工诗,有倚云轩吟草一卷。喜练书画,香山寺额出其手笔。工医学,悬壶常熟,有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话易头歌诀、舌苔歌诀等书,创办常熟医学会月刊出版二十六期后,因经费停刊。民国十一年组织常熟医界抗议北洋政府颁布条理歧视中医。生于道光二十四年,民国十六年病逝,时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江月五首,并引·其五

五更山吐月,窗迥室幽幽。

玉钩还挂户,江练却明楼。

星河澹欲晓,鼓角冷知秋。

不眠翻五咏,清切变蛮讴。

(0)

寒食赠游客

阴阴画幕映雕栏,一缕微香宝篆残。

寒食园林三月近,落花风雨五更寒。

筝调宝柱弦初稳,酒满金壶饮未乾。

明日踏青郊外去,绿杨门巷系雕鞍。

(0)

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0)

宿青草湖

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

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

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

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

(0)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七

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闇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0)

江上阻风雨

江上风欲来,泊舟未能发。

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

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

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

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

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