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卫月山归乡》
《送卫月山归乡》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胪传居第一,科目艳当年。

慷慨诛奸佞,从容秉政权。

诸孙今白屋,旧物止青毡。

几见黄粱熟,何当铁砚穿。

书声月庑下,灯影雨窗前。

学者师王式,时人老伏虔。

不令官济济,空负腹便便。

桑葚鸮偏恶,桐花凤可怜。

纵无当食禄,犹有可耕田。

卒卒才倾盖,依依愿执鞭。

二翁俱耄矣,一别重凄然。

握手出门去,桂花香满船。

(0)
注释
胪传: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
科目:科举考试。
奸佞:邪恶的权臣。
白屋:简陋的房屋。
青毡:旧物,代指简朴生活。
黄粱熟:美梦成真。
铁砚穿:形容刻苦学习。
书声:读书声。
月庑下:月下廊下。
王式:榜样人物。
伏虔:尊敬的长者。
济济:众多的样子。
腹便便:学识丰富。
桑葚:植物,比喻贫穷。
鸮:猫头鹰,象征恶运。
桐花凤:美好事物。
当食禄:享受俸禄。
可耕田:有土地耕种。
倾盖:初次相见。
执鞭:侍奉左右。
耄矣:年老。
凄然:悲伤。
桂花香:香气。
满船:充满整个船舱。
翻译
胪传位居第一,科举才华出众。
他胸怀壮志,诛杀邪恶权臣,从容掌控政权。
子孙们住着简陋的房屋,旧物仅剩青色的毯子。
何时才能看到美梦成真,期盼铁砚磨穿的那一天。
月下读书声回荡在廊下,雨夜灯光映照在窗前。
学子以王式为榜样,世人敬仰伏虔这样的长者。
不愿官场繁盛而自己无所作为,空有一身学识。
桑葚和猫头鹰令人厌恶,而桐花凤凰却惹人怜惜。
即使不能享受俸禄,仍有土地可供耕种。
匆匆相遇,依依不舍,希望有机会侍奉左右。
两位老人已年迈,再次离别倍感凄凉。
握手告别,出门之际,桂花香气弥漫船舱。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为友人卫月山归乡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卫月山的赞赏和对其归乡生活的期许。首联“胪传居第一,科目艳当年”赞扬了卫月山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异表现,暗示其才华出众。接下来的诗句“慷慨诛奸佞,从容秉政权”描绘了他刚正不阿、从容处理政务的形象。

诗中提到卫月山的子孙生活简朴,“诸孙今白屋,旧物止青毡”,反映出他对家族的朴素传承。诗人感慨时光荏苒,“几见黄粱熟,何当铁砚穿”,希望好友能享受田园生活,读书自乐。月光下的书声和雨夜的灯光,都展现出宁静的学习氛围。

诗人以王式和伏虔为榜样,鼓励卫月山继续教育后辈,“学者师王式,时人老伏虔”。同时,他也提醒朋友不必过于追求仕途显赫,“不令官济济,空负腹便便”,意指不必为官场繁琐而耽误了真正的才学。

诗的尾联“桑葚鸮偏恶,桐花凤可怜”以鸟儿的比喻,表达对卫月山归隐生活的祝愿,即使不能高飞,也有田野可供耕种。最后,诗人深情地表达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卒卒才倾盖,依依愿执鞭”,并感叹两人均已年迈,“二翁俱耄矣,一别重凄然”。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数奇不是登坛将,竹杖芒鞋归去来。

(0)

偈四首·其四

迷不自迷,对悟立迷。悟不自悟,因迷说悟。

所以悟为迷之体,迷为悟之用。

迷悟两无从,个中无别共。无别共,拨不动。

祖师不将来,鼻孔千斤重。

(0)

玄沙二首·其二

飞山彷佛如天竺,环合峰峦一径通。

何日再来亭上宿,静听猿叫月明中。

(0)

鄂渚作

洞庭无风时,上下皆明月。

微波不敢兴,甚静蛟蜃穴。

(0)

偶成

纤云卷尽见秋容,古木交阴一埽空。

雪压群山晓来雨,叶侵缺甃几番风。

欲归未得人将老,屡送还来鬼亦穷。

赖得子卿佳传在,整冠时读慰飘蓬。

(0)

赤尉苏太原寄半丈红走笔谢之

京兆官曹箠楚中,今年春色又成空。

应怜头里千茎雪,折赠枝间半丈红。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