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无风时,上下皆明月。
微波不敢兴,甚静蛟蜃穴。
洞庭无风时,上下皆明月。
微波不敢兴,甚静蛟蜃穴。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在无风之夜的宁静与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面在月光下的独特魅力。
“洞庭无风时,上下皆明月。” 开篇即点出主题,夜晚的洞庭湖在没有风的陪伴下,整个湖面都被月光覆盖,呈现出一片明亮的景象。这里运用了“皆”字,强调了月光的普照,使得湖面与天空融为一体,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微波不敢兴,甚静蛟蜃穴。” 描述了湖面的平静,连微小的波纹都不敢轻易兴起,仿佛连湖底的蛟龙和蜃(一种神话中的生物)都感受到了这份宁静,选择在这样的夜晚保持沉默。这一句通过“不敢兴”的拟人化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湖面的寂静,同时也暗示了湖水的深邃与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湖夜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之美,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宁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拟人化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深刻体验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
层楼一何巍,亭亭切云霄。
绮疏缥缈间,栏楯匝周遭。
不知谁居中,哀怨逐风飘。
为言本邯郸,关河望迢迢。
区区怀苦心,三载非一朝。
援琴以写之,意重丝难调。
初为阳春曲,再行鼓山高。
妙音本绝世,赏识何寥寥。
思为双黄鹄,比翼与俱翱。
东林日暮更登山,峰顶高僧有兰若。
云萝磴道石参差,水声深涧树高下。
远公学佛却援儒,渊明嗜酒不入社。
我亦爱山仍恋官,同是乾坤避人者。
我歌白云听者寡,山自点头泉自泻。
月明壑底忽惊雷,夜半天风吹屋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