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凉妙智寺,经始卧遗碑。
白日有精魅,长年无住持。
雨淋泥灶坏,草迸石炉攲。
才入庐峰界,天风逐步随。
空凉妙智寺,经始卧遗碑。
白日有精魅,长年无住持。
雨淋泥灶坏,草迸石炉攲。
才入庐峰界,天风逐步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妙智寺的古寺,位于一个空凉之地,寺内有一块古老的遗碑,记录着它的历史。然而,寺庙显得荒凉,白天仍有神秘的气息,似乎有精魅出没,而长久以来却无人主持管理。寺内的设施破败不堪,雨水侵蚀了泥灶,石炉也倾斜歪斜。诗人刚进入庐峰的范围,便感受到强烈的自然风,仿佛天风伴随着他的步伐。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衰败和环境的空寂,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自然力量的宏大。董嗣杲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山寺景象,体现了宋诗的写实与意境之美。
垆头换酒,尊前留佩,凤城共赏风雅。
蓦然相见翻疑梦,惆怅旧游裙屐,回首衰谢。
歌板舞衣都在眼,算三载、分明如乍。
又谁意、灞岸离愁,后会在今夜。
闻说山踰梅驿,江沿章水,更住郁孤台下。
关心舴艋,风烟留滞,辛苦樯乌帆马。
到而今故里,重剪西窗小灯话。
话年来、竹林非旧,小阮交疏,天涯早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