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序真嫌短。早閒园、好花开尽,绿阴都满。
记得清明游赏日,芍药阑边低看。
笑出土、红芽尚浅。
把酒重来将隔月,惊一枝、已待临风绽。
春去也,浑如箭。浮生瞬息何须算。
忆髫年、从亲至此,荷衣出见。
座客惟公青鬓好,人比黑头王掾。
讵今日、白于垂练。
漫撚银髭伤老大,便儿童,夙昔今都变。
也一半,颠毛换。
节序真嫌短。早閒园、好花开尽,绿阴都满。
记得清明游赏日,芍药阑边低看。
笑出土、红芽尚浅。
把酒重来将隔月,惊一枝、已待临风绽。
春去也,浑如箭。浮生瞬息何须算。
忆髫年、从亲至此,荷衣出见。
座客惟公青鬓好,人比黑头王掾。
讵今日、白于垂练。
漫撚银髭伤老大,便儿童,夙昔今都变。
也一半,颠毛换。
这首词由清代词人陆震所作,名为《贺新郎·夏至饮繁露先生南庄》。词中描绘了夏至时节在繁露先生南庄饮酒赏景的情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易老的感慨。
词的开头“节序真嫌短”,表达了对季节更迭之快的感叹。接着描述了园中早春景象的转变,从花开花落到绿叶成荫,时间仿佛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记得清明游赏日,芍药阑边低看”回忆起清明时节与芍药相伴的美好时光,“笑出土、红芽尚浅”则描绘了植物生长的生机勃勃,而“把酒重来将隔月,惊一枝、已待临风绽”则突显了时间的飞逝,让人不禁感叹岁月不待人。
“春去也,浑如箭”以箭射出比喻时间的迅速流逝,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浮生瞬息何须算”则是对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必过于计较生活的得失。
接下来的几句“忆髫年、从亲至此,荷衣出见”回忆了幼时跟随长辈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座客惟公青鬓好,人比黑头王掾”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自己与现在的状态,流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讵今日、白于垂练”进一步强调了岁月无情,白发苍苍如同垂挂的白练,象征着生命的衰老。
最后,“漫撚银髭伤老大,便儿童,夙昔今都变”表达了词人面对衰老的无奈与伤感,同时感叹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巨大变化。“也一半,颠毛换”则以半白的头发作为时间流逝的标志,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主线——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易老的深思。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无情的反思,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