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四二侄用林道叟见寄字韵》
《和四二侄用林道叟见寄字韵》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华发萧萧日夜疏,奔驰不止欲何如。

得抛印绶心方适,归见湖山气始舒。

世事转头如蝶梦,人生到此似蘧庐。

我今已作终焉计,却悔当年赴鹤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èrzhíyònglíndàosǒujiànyùn
sòng / fèi

huáxiāoxiāoshūbēnchízhǐ

pāoyìnshòuxīnfāngshìguījiànshānshǐshū

shìshìzhuǎntóudiémèngrénshēngdào

jīnzuòzhōngyānquèhuǐdāngniánshū

翻译
白发稀疏日增夜减,忙碌不停究竟为何?
能摆脱官印才感到心安,回归山水间气息才舒展。
世间人事转眼如梦幻,人之一生仿佛暂居的房屋。
如今我已做好终老的打算,却后悔当初接下了那封去隐居的邀请信。
注释
华发:白发。
萧萧:形容稀疏的样子。
日夜疏:日增夜减。
奔驰不止:忙碌不停。
欲何如:究竟为何。
抛印绶:摆脱官印。
心方适:心才感到安心。
归见湖山:回归山水之间。
气始舒:气息才舒展。
世事转头:世间人事转眼。
如蝶梦:如梦幻般。
人生到此:人之一生。
似蘧庐:仿佛暂居的房屋。
终焉计:终老的打算。
却悔:却后悔。
赴鹤书:接下隐居的邀请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归途中的心境。开篇"华发萧萧日夜疏,奔驰不止欲何如"写出了旅人的急切和内心的躁动。他渴望找到一处可以停泊心灵的地方,但外界的纷扰和内心的不安让他无法平静。

接着"得抛印绶心方适,归见湖山气始舒"表达了当旅人抛弃了世俗的羁绊后,他的心境才逐渐变得恬静。这里的“湖山”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理想状态。

第三句"世事转头如蝶梦,人生到此似蘧庐"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世间的纷争和人生的无常比作梦境中的蝴蝶和易逝的蘧庐,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两句“我今已作终焉计,却悔当年赴鹤书”则透露出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他已经为自己的未来做出了安排,但同时也对过去的一些选择感到后悔,比如“赴鹤书”,可能是指年轻时的某种功名之争或是对知识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旅人归途的心路历程,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生命无常和个人选择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赴工部日题信州玉南寺壁和韵

病愤无凭写,翻然试一来。

谁知丘壑性,畴昔斗牛回。

(0)

又借韵

海乡何处是瀛洲,咄咄凭谁赋莫愁。

衣袂可怜尘土涴,沧浪长忆钓鱼舟。

(0)

次朱通判敦儒韵·其二

天台山下草堂深,樽酒时倍钓叟倾。

屏迹分甘归畎亩,放怀谁复羡公卿。

幽栖幸免牵荣辱,高遁何须隐姓名。

洛浿词人通显后,愿来相访伴山行。

(0)

次洪成季韵·其二

圣运中兴偶幸逢,经邦曾乏古人风。

闭关退处喧嚣外,抚剑行吟感慨中。

尚有素怀思报国,可怜幽梦欲平戎。

新诗增重林泉价,倍见交情我与公。

(0)

次韵沈元用游天台三首·其二

山居犹不厌山行,石磴攲危步履轻。

夹路不闻双阙在,幽岩应有五芝生。

春寒未放迁莺啭,风暖先催布谷鸣。

我欲营茅留俗驾,无赀谁寄孔方兄。

(0)

桂斋

双桂亭亭傍竹斋,窗前会见紫花开。

它时酿入椒浆后,香逐和羹满座来。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